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一部)4月自主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453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8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于新航路的开辟,从而许多不同的文明也开始了交融
材料一:1500——1800年的确是个空前跨文化交流的时代,它越来越多地影响世界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早期近代几乎把世界各个民族都纳入彼此经常的、紧密的、持续的联系之中,跨文化交流延伸到东半球、西半球和大洋洲之外包括了全世界……1500——1800年,经过新航路的开辟,无论奢侈品还是大宗商品的运输成本和风险都大大降低了,这些航路上的需求和供给信息可以传播给更广泛地区的商人。各地复杂的货币制度,通过可以互相兑换的黄金、白银、铜币、汇票,也促进了全球贸易。
——施诚《全球史中的“早期近代”概念》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航路的开辟是如何推动全球文明的交往?
材料二在这些文明交流中,中国与世界也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
世界市场的主要阶段特征
明清时期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近代前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建立
 
(2)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表中任意选取一个时期,指出该时期中国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并作简要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单选题(共11题)

2.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是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民族工业的产生
C.贸易中心的转移
D.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3.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①④②③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④①③②
4.
有学者认为,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来看,明清时期已处在“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A.世界贸易中的白银一半以上流入中国
B.租佃制经营方式已经推广到全国
C.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D.苏州等地丝织业出现“计日受值”
5.
周杰伦在一首歌中唱道:“素胚的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歌中所涉及的这种瓷器质量最好的应该出自
A.宋代景德镇的官窑
B.宋代景德镇的民窑
C.明代景德镇的民窑
D.明代景德镇的官窑
6.
明朝初年,商业发展出现了“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湘、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的现象。这概括描述了当时
A.地域性商人群体活跃
B.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全国性市场开始形成
D.南北方商品流通活跃
7.
新航路的开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探险的激励
B.欧洲各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C.天文地理知识与航海造船术的进步
D.欧洲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8.
下列近代中国企业性质相同的一组是
A. 福州船政局,继昌隆缫丝厂     B. 天津机器制造局,发昌机器厂
C. 继昌隆缫丝厂,发昌机器厂     D. 湖北织布局,贻来牟机器磨坊
9.
如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两次发展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 国际环境有利
B. 民族独立实现
C. 社会性质改变
D. 政府大力支持
10.
《城南旧事》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的社会风貌,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下列情景可能出现在小说中的是
A.报纸上出现九一八事变的消息
B.穿着列宁装是一种时尚
C.主人公去教堂参加新式婚礼
D.搭乘地铁出行成为现实
11.
在下图中②对应的历史时期,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是 ( )
A.蒸汽机的应用B.电力的广泛应用
C.电子技术的应用D.网络技术的应用
12.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C.机器制造等重工业比较少
D.绝大部分是缫丝等轻工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