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平桂管理区平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453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3

1.简答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西汉·晃错《论贵粟疏》

材料三 白居易诗《朱陈村》描写了唐代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扎扎,牛驴走芸芸。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纯。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自然经济的特征。
(3)根据材料二指出自然经济对中国古代王朝统治起到的作用。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2.
   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材料二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业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发展经济的认识。

3.单选题(共28题)

3.
鸦片战争后,当洋货入侵较早的沿海和沿江地区,自然经济迅速解体的时候,广西西北地区  90.45%的农民仍然穿自制土布。最能说明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广西人民掀起抵制洋货运动
B.从国外进口的洋货数量不大
C.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D.广西买不到外国的棉纺织品
4.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一定程度上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5.
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B.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C.男女分工明确D.田园生活自然悠闲
6.
“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和“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讲究因地制宜
C.强调精耕细作
D.注重自给自足
7.
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钱穆认为各种文化形成的根源是
A.需求差异B.民族差异
C.生活方式D.自然环境
8.
829年,日本记载:“传闻唐国之风,渠堰不便之处,多构水车。无水之地以斯不失其利。此间之民,素无此备,动若焦损,宜下仰民间,作备件器,以为农业之资,其以手转、以足踏、服牛回等,备随便宜。”该记载( )
A.说明日本效法唐朝改革政治制度
B.证实唐代水车灌溉技术传入日本
C.彰显中日之间经济文化水平相当
D.体现出唐代农业自给自足的特点
9.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对材料信息比较全面的解读是
A.描述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特点B.描述了小农经济的场景
C.反映了均田制对农民的束缚D.批判唐朝工商业的落后
10.
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A.家庭手工业
B.工场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
11.
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和“机匠”之间的关系是
A.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B.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C.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D.奴隶制生产关系
12.
长期以来,我国古代冶炼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南北朝时期,我国冶炼技术取得的最重要成就是
A.高炉炼铁
B.淬火工艺
C.发明水排
D.灌钢法
13.
元代规定官营作坊的工匠必须被编入专门的户籍且不得脱籍,而清代顺治年间(1645年),政府则明确宣布废除匠籍制度。与此相关的重要原因是(    )
A.赋税制度的变化B.封建制度的衰落
C.民营手工业壮大D.工商业市镇兴起
14.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
A.“共计一坯功,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C.“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D.“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
15.
官营手工业直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②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
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
工具和技术的改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以下中国古代的工具或技术出现在汉代的有
①耧车 ②曲辕犁    ③水排 ④一牛挽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7.
明清时期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A.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实行海禁政策
C.对商品征收重税
D.商品经济活跃
18.
中国古代的“城”主要指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市”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城”“市”连称就构成了“城市”。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筑城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
C.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
D.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城市商业贸易
19.
《晋商》一书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B.宋元时期,商业发展进入高峰期
C.秦汉时期,商运比较活跃
D.隋唐时期,商业贸易蓬勃发展
20.
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城市内手工业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夜市”和“晓市”,许多交易数额巨大,“动即千万”。本段话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A. 汉代长安
B. 唐代洛阳
C. 北宋东京
D. 元朝大都
21.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国)宋朝时期……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其主要依据之一是 (  )。
A.流通领域出现纸币B.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C.地域性商帮的形成D.雇佣劳动关系产生
22.
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A.工官监管的夜市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C.物流通畅的草市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23.
阅读下列诗歌:
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唐·王建《汴路即事》
诗歌中的“草市”应是 (  )。
A.唐代城市中的贸易场所
B.宋代的农村集市
C.唐代的农村集市
D.汉代城市中的贸易场所
24.
明清政府实行的海禁政策的含义是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C.禁止国人出海、限制外人来华贸易
D.封闭边界固守疆土
25.
“重农抑商”政策之所以得到封建统治者重视的根本原因是
A.商鞅等人的大力宣传
B.封建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
C.政策推动了封建社会的持续进步
D.政策适应了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要求
26.
唐太宗时,谏议大夫褚遂良奏称:“大唐制令,宪章古昔,商贾之人,亦不居官位。”成书于玄宗开元年间的《唐六典》卷三规定:“工商皆为家专其业以求利者……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而北宋苏辙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这种变化表明
A.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B.商人对政治形势影响力增强
C.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有所提高D.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发生改变
27.
《齐民要术•序》(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
A.目的是为发展商品经济
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思想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28.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业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儒家思想指导商业D.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29.
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此“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作者的观点是
A.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B.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产生
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
D.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
30.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C.机器制造等重工业比较少
D.绝大部分是缫丝等轻工业

4.选择题(共1题)

31.

某法律文件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由此可知该文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