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到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密方”的存在。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
材料二:以下是某同学在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中制作的表格,请按要求将其补充完整。

材料三:汉代不少冶铁遗址的作坊面积有的达几万平方米,甚至几十万平方米。东汉已经有高五六米,容积大约四十立方米的大型高炉出现。这些都证明冶铁生产规模的扩大。炉型的高大化和鼓风技术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鼓风动力已经从人力鼓风发展到畜力鼓风,如“马排”“牛排”等,以后更发展到水力鼓风。“用力少,风功多”。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出现手工业世代传习的原因。手工业世代传习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请按顺序填写出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①②③
(3)材料三中水力鼓风的设施名称是什么?发明者是谁?有何意义?
材料一:(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到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密方”的存在。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
材料二:以下是某同学在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中制作的表格,请按要求将其补充完整。

材料三:汉代不少冶铁遗址的作坊面积有的达几万平方米,甚至几十万平方米。东汉已经有高五六米,容积大约四十立方米的大型高炉出现。这些都证明冶铁生产规模的扩大。炉型的高大化和鼓风技术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鼓风动力已经从人力鼓风发展到畜力鼓风,如“马排”“牛排”等,以后更发展到水力鼓风。“用力少,风功多”。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出现手工业世代传习的原因。手工业世代传习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请按顺序填写出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①②③
(3)材料三中水力鼓风的设施名称是什么?发明者是谁?有何意义?
2.
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材料二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业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发展经济的认识。
材料二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业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发展经济的认识。
2.单选题- (共20题)
9.
古罗马学者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下列叙述与材料不匹配的是
A.中国古代丝织业技术先进 |
B.古罗马人青睐中国丝织品 |
C.丝绸经丝绸之路运至欧洲 |
D.私营作坊的丝织技术最为精湛 |
10.
官营手工业直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②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
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②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
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2.
陆游《杂赋》中的“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说明了
A.“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
B.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
C.政府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 |
D.富室大户在水运方便的“草市”往往相聚而居 |
17.
关于我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开始出现 |
B.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
C.明朝时期,依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
D.清朝前期,最终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
21.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下列关于其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使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外国投资 |
B.列强的资本输出使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
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D.维新变法运动的刺激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