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441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21分)近代以来,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异常激烈,民主制度的确立几经反复和曲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历史学家说:这场革命是“幸福和光荣的革命,这是英国人的好运,从专制过渡到宪政是通过没有流血的方式进行的”。但是有一些历史学家不太看重1688年革命,认为它实质上是非常保守的,保留了过去的东西。
——赵立行《欧洲文明史讲稿》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场“幸福和光荣的革命”的历史作用以及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场革命“非常保守”的主要理由(6分)
材料二“辉煌属于希腊”,古雅典为近代民主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试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胜利。……新的宪法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却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然对人民负责的政府……” ——《美国的历程》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民主的局限性的?(9分)
材料三(普法)战争失败后,君主专制主义者在是否设单一候选人的问题上没能达成一致,争吵使得那些支持共和政体的人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势力。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可谓应时而生:这是一个有着强大的立法机构的自由主义国家,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   ——《世界文明史》
(3)据材料三,说明普法战争对法国主要政治派别产生的影响。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4分)
(4)从以上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分)
2.
   “二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演变。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政策,取得了重大外交成果。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极世界格局的形成标志是什么?中国在50年代的国际舞台上先后参加了哪两项重大的外交实践活动?
(2)分析导致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而中国外交在20世纪七十年代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答题示例:因素:①中国的振兴②……)
(3)试结合中国在参加当今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重要活动表现,谈谈中国外交对国际社会起到的作用。

2.单选题(共15题)

3.
伯利克里说:“在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这段话表明古代雅典()
A.保护雅典人合法权利B.尊重雅典公民个人意志
C.遵循法律至上原则D.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4.
下列法律文件中,规定内阁对君主负责的是
A.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B.1787年美国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D.法国1875年宪法
5.
某校学生就“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展开探究,以下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作用 B. 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D.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6.
最早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号召的是   
A.《和平法令》B.《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C.《共产党宣言》D.《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
7.
“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现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8.
2005年4月29日,******在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时说:“从你们踏上内地的那一刻起,我们两党就共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两党历史性的再度握手充分印证了国共两党当前共同的根本利益是
A.维护本阶级统治
B.共同对付“台独”势力
C.实现祖国统一、民族振兴、国家富强
D.稳定两岸关系、发展两岸经济
9.
“1980年中美达成协议:由美方提供设备、由中方技术人员操作,在中国新疆的奇台和库尔勒建立监测苏联核武器和导弹试验的监测站,所获情报中美共享。”这段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
A.中美已结成军事同盟
B.中美已妥善解决意识形态的分歧
C.国家利益决定外交关系
D.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已初见成效
10.
1950年,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废除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所谓‘驻兵权’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之兵营。”这主要体现出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1.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忽视海防的重要性
B.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C.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D.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12.
中国古代私营手工业兴起和占据主导地位分别是在
A.春秋战国、明中期以后B.春秋战国、隋唐时期
C.秦汉时期、明中期以后D.隋唐时期、清朝
13.
下列所体现的思想不同于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经济政策的是
A.“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
B.“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D.“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14.
有西方学者指出,传统中国是“一具涂着香料、裹着丝绸、写着象形文字的木乃伊,它的内部循环就如同一只冬眠鼠那样”。该学者认为
A.中国传统社会是停滞不前的B.中国外表僵化内部充满活力
C.中国传统社会与埃及相类似D.中华文明悠久灿烂并且连续不断
15.
当历史学家谈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下列哪一概念
A.共和B.社会保障C.人权D.君主立宪
16.
历史纪年的方法有很多,如公元纪年法、世纪纪年法、天干地支纪年法、民国纪年法等。若按世纪纪年,公元前297年的正确表述是:
A.公元前三世纪初B.公元前三世纪末C.公元三世纪初D.公元三世纪末
17.
1980年中美达成协议:由美方提供设备、由中方技术人员操作,在中国新疆的奇台和库尔勒建立监测苏联核武器和导弹试验的监测站,所获情报中美共享。这段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A.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B.中美已妥善解决意识形态的分歧
C.中美已结成军事同盟国D.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已初见成效

3.选择题(共9题)

18.如图所示,把橡皮筋绷在直尺上,和两支铅笔垫起,改变橡皮筋的松紧程度;改变铅笔之间的距离;拨动时,改变幅度.听一听声音的音调、响度是否发生变化,并解释其中的原因.

19.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20.声音既可以在固体物质中传播,也可以在液体或气体物质中传播,那么声音在它们当中传播速度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
21.如图所示,把河水引向水池M,要向水池M点向河岸AB画垂线,垂足为N,再沿垂线MN开一条渠道才能使渠道最短.其依据是(   )

22.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均为p0.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V<V),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p.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23.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始建于明朝,人称“声学三奇”的{#blank#}1{#/blank#}壁、{#blank#}2{#/blank#}石、{#blank#}3{#/blank#},是建筑师利用声学造成的音响效果.
24.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始建于明朝,人称“声学三奇”的{#blank#}1{#/blank#}壁、{#blank#}2{#/blank#}石、{#blank#}3{#/blank#},是建筑师利用声学造成的音响效果.
25.We heard them {#blank#}1{#/blank#} (quarrel) throunghout dinner yesterday.
26.We heard them {#blank#}1{#/blank#} (quarrel) throunghout dinner yesterday.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