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3题)
1.
公元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限定为1/12,十年以后又把原有利率减半。公元前344年,通过延期债务偿付令,宣布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罗马通过新的法案,规定“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这些法案属于
A.习惯法 |
B.公民法 |
C.万民法 |
D.自然法 |
2.
关于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②都没有真正地实施
③两者的经济主张是互相矛盾的
④两者都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
①都是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②都没有真正地实施
③两者的经济主张是互相矛盾的
④两者都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3.
2011年10月4日,中国在安理会上否决了有关制裁叙利亚的决议草案。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71年恢复联合国席位后,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八次使用否决权,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
B.积极维护地区的稳定与和平 |
C.逐渐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领导力量 |
D.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经济活动 |
4.
明洪武二十八年规定,凡洪武二十七年以后新垦的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若有司增科扰害者罪之”。这些措施( )
A.鼓励垦荒,扩大播种面积 | B.可以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 |
C.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 | D.降低赋税,减轻农民负担 |
5.
据唐朝张途记载:“(安徽祁门县)山多而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由是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此。”这反映出当时祁门
A.以茶为业,获利颇丰 |
B.经济开放程度颇高 |
C.铁犁牛耕技术的进步 |
D.徽商群体已经形成 |
7.
宋代的蚕桑生产区域遍布黄河流域、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据《宋会要》,北宋时仅长江流域的成都府路、梓州路和两浙路每年上贡丝绸266万多匹,占全国的2/3。这说明长江流域
A.丝织品市场需求量较大 |
B.民众纺织积极性较高 |
C.丝织技艺水平相对较高 |
D.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 |
8.
1888年,曾国荃在奏疏中说:“近年以来,印度、日本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致华商连年折阅(注:意思是商品减价销售)……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亦因之交困。”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
A.农业生产开始出现商品化趋势 |
B.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
C.农业经济开始半殖民地化 |
D.传统农业受到严重冲击 |
9.
在中世纪的欧洲,生物学是一个难有作为的敏感区域,主要原因是
A.上帝创世说在生物学界占主导地位 |
B.基督教神学教义被视为天经地义 |
C.基督教会垄断精神统治权和教育,推行愚民政策 |
D.未经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洗礼 |
10.
“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之花没有在中国结果,相反却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果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中国毫无意义 |
B.中国的古代文明是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 |
C.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D.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标志着欧洲近代化的开端 |
12.
有人论述中国某书法字体“把汉字书写的速度、节奏、韵律、动态发挥到极致,把书写者的个性、才情、气质、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这种书法字体最有可能是
A.小篆 |
B.行书 |
C.楷书 |
D.草书 |
13.
某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历史,认为古代中国政治有了一定的“现代属性”。其主要依据是
A.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剥离 |
B.三省体制下,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 |
C.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 |
D.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 |
2.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