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416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31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沉沦到复兴的历史转折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7年12月22日:在清理安全区时,我们发现有许多平民被射杀于水塘中,其中一个池塘里就有30具尸体,大多数双手被绑,有些人的颈上还绑着石块。
1938年1月3日:这些城陷后放下武器的中国兵当中,恐怕有2000人被日本人刺杀,这是非常残忍的,而且绝对违反国际法;在攻城的时候,大约2000平民被打死。
——《拉贝日记》
(1)材料一中所描述的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中国的哪个地方?结合所学知识试着再举出一例日军侵华的暴行。
材料二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
材料三1941年后,中国陆续派出10万人的远征军入缅作战,沉重打击了日军。下图为中国入缅远征军所获战利品——日军关防大印印案。

(2)据材料二、三所提供的信息,分析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
材料四

(3)结合史实,为上图撰写说明(包括两幅图的寓意、“今昔”变化原因等)。
材料五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发布了一项结束战争的诏书,9月2日,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了投降书。在经过八年抗战后,中国终于胜利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地受人尊敬——它已完成了最漫长的反侵略和反极权主义的抗战。
——徐中约《1600—2000年中国的奋斗》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地受人尊敬——它已完成了最漫长的反侵略和反极权主义的抗战”这句话的理解。

2.单选题(共7题)

2.
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的发动者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德国
3.
下列表述中能确切反映组图的共同主题的是
 

 

 

 

三元里抗英
左宗棠收复新疆
“致远”号撞向敌舰
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
 
A.寻求救国之路
B.反抗外来侵略
C.进行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
4.
历史事件纷繁复杂,学习时要及时梳理。下图所示知识结构的主题是

A.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B.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C. 国民大革命
D. 中华民族的奋起
5.
1901年,某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抨击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与该评论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6.
中日《马关条约》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其内容上的不同之处是
A.赔款B.割地C.开通商口岸D.开设工厂
7.
俗话说,历史一条线,地理一张图,掌握历史的时序性是学好历史的基础。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它经历了
A. 30年
B. 40年
C. 79年
D. 109年
8.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同学在考评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汉书》的记载
B.民间的传说
C.史家的研究论文
D.秦简的记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