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东西方的先哲孔子和柏拉图对心目中的理想社会里的合格的君主都不约而同地有所描述,如孔子主张“为政以德”,柏拉图主张由“有德”的贤哲做统治者。但他们对统治者的要求又有所不同,二者“德”的概念不一样。
材料二“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歹)是无法估计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K.R.波普
材料三一组与亚里士多德有关的言论
“亚里士多德出生,思考,而后死去。”
——德国学者海德格尔
“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
——柏拉图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材料四他在逻辑学、政治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都留下了许多开创性的著作,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他以“三段论”为核心的逻辑学成为一切科学的工具,“中庸之道”成为人类和谐社会的润滑剂。他的科学探求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积极进取、探求新知。
(1)孔子和柏拉图二者“德”的概念有何不一样?
(2)材料二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评述亚里士多德。
材料一东西方的先哲孔子和柏拉图对心目中的理想社会里的合格的君主都不约而同地有所描述,如孔子主张“为政以德”,柏拉图主张由“有德”的贤哲做统治者。但他们对统治者的要求又有所不同,二者“德”的概念不一样。
材料二“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歹)是无法估计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K.R.波普
材料三一组与亚里士多德有关的言论
“亚里士多德出生,思考,而后死去。”
——德国学者海德格尔
“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
——柏拉图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材料四他在逻辑学、政治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都留下了许多开创性的著作,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他以“三段论”为核心的逻辑学成为一切科学的工具,“中庸之道”成为人类和谐社会的润滑剂。他的科学探求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积极进取、探求新知。
(1)孔子和柏拉图二者“德”的概念有何不一样?
(2)材料二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评述亚里士多德。
2.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很多观点,特别是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结论,已被时代证明是错误的,但有一门被称为工具科学的逻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的简单演绎逻辑,即三段论,自始至终贯穿于亚里士多德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种类举例:
例一:任何人都是一种二足动物。(大前提)
柏拉图是人。(小前提)
所以,柏拉图是一种二足动物。(结论)
例二: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大前提)
希腊人是人。(小前提)
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结论)
上述逻辑判断,你认为正确与否?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种类举例:
例一:任何人都是一种二足动物。(大前提)
柏拉图是人。(小前提)
所以,柏拉图是一种二足动物。(结论)
例二: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大前提)
希腊人是人。(小前提)
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结论)
上述逻辑判断,你认为正确与否?
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亚里士多德集古代知识于一身,在他死后几百年中,没有一个人象他那样对知识有过系统考察与全面掌握。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他的思想曾统治过全欧洲。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
问题:
(1)说明亚里士多德是“最博学的人”。
(2)指出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
亚里士多德集古代知识于一身,在他死后几百年中,没有一个人象他那样对知识有过系统考察与全面掌握。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他的思想曾统治过全欧洲。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
问题:
(1)说明亚里士多德是“最博学的人”。
(2)指出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
2.单选题- (共15题)
4.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西方先哲亚里士多德给后人留下了这一名言。下列各项中,能充分体现他是这一名言的忠实实践者的是
A.与柏拉图就哲学问题展开辩论 |
B.坚持用三段论进行研究 |
C.创立阿卡德米学院 |
D.否定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
6.
马克思对亚里士多德作过高度的评价,说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著名的“三段论”命题,如“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三段论”主要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哪一方面的成就
A.生物学 |
B.逻辑学 |
C.伦理学 |
D.生理学 |
7.
马克思称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成就有
①讲究科学方法研究
②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③提出法治优于人治的思想
④提出“中庸之道”理论
①讲究科学方法研究
②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③提出法治优于人治的思想
④提出“中庸之道”理论
A.①②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10.
亚里士多德对运动和饮食发表过自己的看法:“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这反映了他
A.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 B.运动与饮食相结合的主张 |
C.对传统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 | D.中庸之道的观点 |
11.
“某地有一个村庄,村庄里住着骑士和无赖两种人,其中骑士总是讲真话,无赖总是讲假话。一天,一位了解这一情况的学者路过这个村庄,看见该村A、B两个人,他向A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俩中有骑士嘛?’A回答说:‘没有。’请问,A和B各是什么人?”以上是某学科考试试题,需用逻辑推理得出答案。其中古希腊强调逻辑推理的学者是
A.普罗泰格拉 |
B.苏格拉底 |
C.亚里士多德 |
D.柏拉图 |
14.
在雅典学院,亚里士多德并不盲从柏拉图,他认为柏拉图理论的最大弱点是
A.一味追求尽善尽美的世界而不顾现有的条件 |
B.为实现未来理想而放弃现实的幸福 |
C.认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其现实性是形式确定的 |
D.否认现实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
15.
下列关于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相同之处正确的是
①都是教育家
②他们的思想都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③都提倡中庸之道
④他们的思想都属唯心主义哲学
①都是教育家
②他们的思想都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③都提倡中庸之道
④他们的思想都属唯心主义哲学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③ |
16.
西方先哲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一对令人敬佩的师生。亚里士多德在讨论普遍的“善”时说:“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不过作为一位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这说明亚里士多德
A.“接近了唯物主义” |
B.“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
C.“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
D.“人是理性的动物” |
17.
孔子提出和亚里斯多德的“中庸”共同之处有
①都是至高的美德标准
②都主张适度,反对极端
③都反对将“过”和“不及”简单地调和或折中
④都是适用于各领域的哲学范畴
①都是至高的美德标准
②都主张适度,反对极端
③都反对将“过”和“不及”简单地调和或折中
④都是适用于各领域的哲学范畴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 |
18.
亚里士多德说:“公民们都应遵守一邦所定的生活规则,让各人的行为有所约束,法律不应该被看作(和自由相对的)奴役,法律毋宁是拯救。”他强调的是()
A.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
B.法律必须严格约束公民个人行为 |
C.法律的权威与个人自由相互对立 |
D.城邦公民享有充分的民主自由权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