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货币简表
材料二 16—18世纪中外金与银的比价表
——钱江《十六至十八世纪国际间白银流动及其输入中国之考察》
材料三欧元的建立是一个伟大的创举。1999年欧元开始启动,2002年欧元现金正式替代了欧元区内原有的国别货币。跨主权货币从此由思想变成了实践,“口袋里的欧洲”使欧洲人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
但关于欧元前景的争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有些专家称“欧元为政治货币”,预言欧元生存期不会超过十年。这显然过于悲观,低估了欧洲政治家的决心和能力。但欧元十周年后不久,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暴露出欧元的潜在风险。《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界定了欧元的基本属性,但《马约》阐述的欧元4大承诺全部被打破:政府债务没有得到控制,反而翻倍了;预算赤字没有得到控制;救援禁令同样遭到破坏;欧洲央行不再独立,却因为大量收购贬值的政府债券而危及信誉。
——黄益平《欧元危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宋两代货币演变的原因。
(2)据材料二说明16世纪晚期到17世纪中期中国金银比价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欧元的影响。
材料一中国古代货币简表
发展阶段 | 时间 | 标志 |
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 秦代 | 使用圆型方孔钱 |
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 汉武帝时 | 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
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 | 唐高祖时 | 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 |
由金属铸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 宋代 | 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诞生 |
材料二 16—18世纪中外金与银的比价表
年代 | 中国 | 英国 | 西班牙 |
1580 | 1 :5.5 | 1 :11.7 | 1 :12.12 |
1635 | 1 :10 | 1 :13 | 1 :13.13 |
1637 | 1 :13 | 1 :13.5 | 1 :13.13—15.45 |
——钱江《十六至十八世纪国际间白银流动及其输入中国之考察》
材料三欧元的建立是一个伟大的创举。1999年欧元开始启动,2002年欧元现金正式替代了欧元区内原有的国别货币。跨主权货币从此由思想变成了实践,“口袋里的欧洲”使欧洲人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
但关于欧元前景的争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有些专家称“欧元为政治货币”,预言欧元生存期不会超过十年。这显然过于悲观,低估了欧洲政治家的决心和能力。但欧元十周年后不久,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暴露出欧元的潜在风险。《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界定了欧元的基本属性,但《马约》阐述的欧元4大承诺全部被打破:政府债务没有得到控制,反而翻倍了;预算赤字没有得到控制;救援禁令同样遭到破坏;欧洲央行不再独立,却因为大量收购贬值的政府债券而危及信誉。
——黄益平《欧元危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宋两代货币演变的原因。
(2)据材料二说明16世纪晚期到17世纪中期中国金银比价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欧元的影响。
2.
阅读下列有关洋务运动的材料:
材料一鸦片战争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天朝上国”受尽屈辱,知道了厉害。太平天国起义加剧了清王朝的危机。统治者逐渐醒悟:也许“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启用汉族精英,学会与洋人打交道才能复兴。失败的战争,弱国的外交、军备的购买、工厂的筹建等等,把洋务领袖推向国门前沿和国际社会。他们是中国人中真正知道什么是世界、什么是列强和落后就要挨打的第一代,在鼎力于王朝免于奔溃的过程中,成为集政治上无可奈何和军事、外交、经济等移花接木地创新于一身的,为近代化奠基之巨臂。
——聂幼犁《建设民族复兴下的〈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自强运动(洋务运动)既然引进和发展了先进生产力,便会自然地融入世界文明的大潮,于是发展同世界各国交往并制成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轮船、铁路、电信工具等自是必然趋向。应该承认,中国三十年的自强运动确实奠定了一个现代工业文明系统的初步基础,它同中国原先固有的物质文明系统必然形成矛盾和斗争。显然,这种新型的物质文明系统(哪怕是雏形),其文化影响绝不可能仅局限于器物层面——物态文化层,它将通过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跟纽带,必然的向着制度文化层面、意识文化层面推进。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中)》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洋务运动的观点。(要求:对此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和已有知识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材料一鸦片战争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天朝上国”受尽屈辱,知道了厉害。太平天国起义加剧了清王朝的危机。统治者逐渐醒悟:也许“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启用汉族精英,学会与洋人打交道才能复兴。失败的战争,弱国的外交、军备的购买、工厂的筹建等等,把洋务领袖推向国门前沿和国际社会。他们是中国人中真正知道什么是世界、什么是列强和落后就要挨打的第一代,在鼎力于王朝免于奔溃的过程中,成为集政治上无可奈何和军事、外交、经济等移花接木地创新于一身的,为近代化奠基之巨臂。
——聂幼犁《建设民族复兴下的〈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自强运动(洋务运动)既然引进和发展了先进生产力,便会自然地融入世界文明的大潮,于是发展同世界各国交往并制成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轮船、铁路、电信工具等自是必然趋向。应该承认,中国三十年的自强运动确实奠定了一个现代工业文明系统的初步基础,它同中国原先固有的物质文明系统必然形成矛盾和斗争。显然,这种新型的物质文明系统(哪怕是雏形),其文化影响绝不可能仅局限于器物层面——物态文化层,它将通过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跟纽带,必然的向着制度文化层面、意识文化层面推进。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中)》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洋务运动的观点。(要求:对此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和已有知识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2.单选题- (共15题)
3.
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代表的罗马法对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例如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都作了详尽的规定。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兴起 |
B.世界市场形成的推动 |
C.罗马法内含自然法的原则 |
D.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
4.
“代议制度只是实现民主的一种形式,代议制却不一定等于民主制。某些国家在某些历史发展阶段,代议制只是他们粉饰民主的一块幌子而已。”下列文献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
A.《权利法案》 |
B.1787年宪法 |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D.《德意志帝国宪法》 |
5.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参议院决定采用沪军都督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以共进会的十八黄星旗为陆军旗,以孙中山战友陆皓东设计的青天白日三色旗为海军旗。这说明
A.民主团结意识增强 | B.革命阵营达成协议 |
C.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D.民主平等成为共识 |
7.
周恩来说:“原想再关一年的门,现在看来是关不了的.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有欲关不能之势。”***肯定地说道:“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最早体现这一思想的外交活动是 ( )
A.参加万隆会议 | B.参加日内瓦会议 |
C.参加26届联大 | D.***出访苏联 |
8.
下表为苏、英两国关于划分东欧势力范围的百分比协定。苏、英关于划分东欧势力范围的‘百分比协定(1944年10~11月)
注:莫洛托夫时任苏联外长
表中数据说明
苏联在东欧的影响 | 丘吉尔与斯大林协定(10月9日) | 莫洛托夫第一次修改意见(10月10日) | 莫洛托夫第一个“一揽子计算”(具体时间不详) | 莫洛托夫第二个“一揽子计算”(具体时间不详) | 莫洛托夫第三个“一揽子计算”(具体时间不详) | 莫洛托夫最后提议获得接受 (11月) |
匈牙利 | 50 | 50% | 75% | 50% | 75% | 80% |
南斯拉夫 | 50% | 50% | 75% | 50% | 60% | 50% |
保加利亚 | 75% | 90% | 75% | 90% | 75% | 80% |
罗马尼亚 | 90% | 90% | 90% | 90% | 90% | 90% |
希腊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注:莫洛托夫时任苏联外长
表中数据说明
A.军事实力决定东欧势力范围的划分 |
B.战后雅尔塔体系的格局由此奠定 |
C.苏英的妥协奠定了东欧的战后格局 |
D.大国强权政治决定弱小国家命运 |
9.
《大国的兴衰》载:“由于那么多的国家请求美国提供贷款、武器和军事援助……这次轮到美国人发现他们在各地的非正式影响已发展成为无法摆脱的更加正式的影响了,‘美国统治下的和平时代’已经到来了。”这一现象开始于 ( )
A.富兰克林·罗斯福当政时 | B.美国参加二次大战之后 |
C.哈里·杜鲁门任总统之时 | D.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 |
10.
19世纪末,德国政府积极鼓励“技术接受”。从1886年到1890年,德国六家公司购买了948项英国专利,并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标准,成功地从英国手中夺得了世界市场上合成工业的垄断权。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德国
A.科学技术的进步 |
B.垄断组织的产生 |
C.国家统一的完成 |
D.社会观念的转变 |
11.
下表是英国某时期的社会结构比例
这一时期是( )
阶层分类 | 土地贵族 | 中间阶级 | 工资劳动者 |
家庭数目 | 1.2% | 58.8% | 40% |
经济收人 | 14.3% | 74.7% | ll% |
这一时期是( )
A.新航路开辟的前后 | B.工业革命初期 |
C.资产阶级革命期间 | D.工业革命后期 |
12.
下表是中国茶叶产销量及产销值统计表
它从本质上反映出 ( )
年代 | 1836—1838年(平均每年) | 1894年 | ||||
项目 | 数量(万担) | 比例% | 价值(万两) | 数量(万担) | 比例% | 价值(万两) |
内销 | 165.29 | 76.78 | 1414 | 171.48 | 44.32 | 1467 |
外销 | 50 | 23.22 | 769 | 215.44 | 55.68 | 3317 |
产量 | 215.2 | 100 | 2183 | 386.92 | 100 | 4784 |
它从本质上反映出 ( )
A.中国茶叶产量和出口大幅增长 |
B.中国经济半殖民化程度加深 |
C.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
D.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13.
“一切以为农业产量只能按百分之几速度而不能按百分之几十的速度增长的悲观沦凋已经完全破产了。”“地的产量是人的胆决定的。”以上见诸报端的言论出现于()
A.社会主义改造中 | B.大跃进运动时期 |
C.文化大革命之中 | D.改革开放的初期 |
14.
有学者认为:中国由于没有经历过欧洲历史上那样长时间、大规模的习俗改革运动,因此直至今日依赖思想、享乐主义、投机心理仍严重存在,日常生活中赌博打牌、大吃大喝、比阔斗富的不良现象比比皆是。材料中所说的“习俗改革运动”是指
A.文艺复兴 |
B.宗教改革 |
C.启蒙运动 |
D.工业革命 |
15.
西方历史上的思想家为丰富人文精神的宝库,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以下观点哪一 项是卢梭提出的 ( )
A.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
B.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神圣权利,这项权利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
C.一切事物都有公开运用自已理性的自由 |
D.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
16.
1908年章太炎在《排满平议》中指出:“排满者,排其皇室也,排其官吏也,排其士卒也。若夫列为编氓,相从耕牧,是满人者,则岂欲傅(用刀刺)刃其腹哉?”材料的核心观点是( )
A.争取民族平等 | B.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
C.驱除满洲民族 | D.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
17.
亚里士多德说:“公民们都应遵守一邦所定的生活规则,让各人的行为有所约束,法律不应该被看作(和自由相对的)奴役,法律毋宁是拯救。”他强调的是()
A.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
B.法律必须严格约束公民个人行为 |
C.法律的权威与个人自由相互对立 |
D.城邦公民享有充分的民主自由权 |
3.选择题- (共5题)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背景材料一:2017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以下是老师针对习近平演讲提出的问题,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习近平讲话摘录 | 老师提问 | 我的回答 |
中国的大门对世界始终是打开的,不会关上。开着门,世界能够进入中国,中国也才能走向世界。 | 体现的观点是什么? | ① |
“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13亿多人口,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但这也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 这说明什么? | ② |
背景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G20峰会上说:面对当前挑战,我们应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据有关统计,现在世界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7左右,超过了公认的0.6“危险线”,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今年,我们把发展置于二十国集团议程的突出位置,共同制定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同时,我们还将通过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提高能源可及性、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青年创业等方式,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和不平衡,使各国人民共享世界经济增长成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