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甘肃省嘉峪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370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1/3/26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英法尽管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仍因战争受到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得英法统治集团中的部分人士不敢同德、日、意的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的部分欲望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战后英法两国国内政治状况极为复杂,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规定了颇为苛刻的条件,这不仅引起德国方面的不满,在英法两国相当一部分居民中也造成了一种负罪感。他们对战后德国出现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采取了一种理解的态度,对三十年代德国的违约行为采取了一种容忍的立场。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它导致了交战国军队和人民的大量死亡,严重破坏了交战国人民的正常经济生活。因此,战后在英法等国中出现了一种鼓吹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还有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更替频繁,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外交政策,英法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恨,对弱小国家的固有蔑视。……在一个时期内希特勒竭力造成一种似乎唯有共产国际、唯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英法统治集团相信了这一点。——《国际关系史》
  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将英法两国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
  (2)由以上材料分析,你对绥靖政策是如何认识的?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
(1)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二 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了人类文明进步事业做出了彪炳千古的历史贡献。……苏联卫国战争给德国法西斯以毁灭性打击,并同盟军一起夺得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的胜利;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都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巨大支持和宝贵援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正义战争。它给全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也最为珍贵。——江泽民在“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的讲话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归纳概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2)材料一所阐述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从材料一、二中总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及有关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二中所指出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给全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也最为珍贵”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伴随着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的“根本变革”,在“公开性”“民主化”和“政治多元化”的口号下,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蔓延,生活日益动荡。经济和刑事犯罪率猛增,反对党派纷纷成立……苏共的分裂趋势日益严重,领导层内部斗争不断加剧,人事变动频繁,党组织和国家政权陷于半瘫痪状态。 ——《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很突然,但有着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那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世界知识》采访钱其琛问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三个口号,是根据戈氏的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的,这个理论是什么?(2分)这个理论的根本错误在哪里?(2分)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6分)
(2)材料二中的分析,反映了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一些共同的历史原因,结合材料和你自己的知识,概括这些共同的历史原因。(4分)

2.单选题(共16题)

4.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曾设想俄国二月革命后,社会主义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后却走上了非和平的道路,这主要是由于
A.临时政府下令逮捕列宁
B.七月流血事件发生
C.布尔什维克党决定武装起义
D.外国武装干涉
5.
20世纪最后30年中,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样的制度不同的结局说明了()
A.资本主义仍处于上升时期B.社会主义无法抗衡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不断自我完善D.由社会主义理论到实践必然要经历失败和挫折
6.
二战后,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的最显著特征是
A.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支持希腊反动政权,阻止共产党夺权
C.组织北约,加强同苏联抗争的实力
D.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7.
下列对东欧剧变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欧各国共产党或工人党的领导人目标是建立“民主社会主义” 
②各国陷入严重的经济困境,政局动荡
③政治多元化壮大了反对派的力量 
④反对派通过大选掌握国家政权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③④②①D.②①③④
8.
下列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英法绥靖政策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
B.都具有中立自保的性质
C.都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D.都具有对外扩张的特点
9.
促使美苏对外争霸策略发生攻守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A.第三世界兴起B.国家领导集团的决策能力
C.本国的经济军事实力D.与中国关系如何
10.
赫鲁晓夫曾坦率地告诉记者:“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这说明(   )   
①苏联想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②赫鲁晓夫放弃竞争,争取美国的支持
③美国处于战略优势 ④苏美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
A.①③④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1.
有一种观点认为,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二战的彩排”。这主要是因为
A.西班牙战争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B.西班牙的战略地位在国际社会中举足轻重
C.西班牙战争充分反映了当时各主要国际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D.国际纵队的参与使西班牙内战演变成为一场国际冲突
12.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主要依据是
A.德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B.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C.法西斯集团内部开始瓦解D.德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也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变化
13.
英美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不包括
A.确保既得利益B.英法国家利益未受损害
C.引战争祸水于苏联D.竭力避免战争
14.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同点是
①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②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 
③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④侵犯中国主权,损害中华民族利益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5.
雅尔塔会议的深远影响主要在于是
A.消灭了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B.争取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C.确定了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D.承认了中国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力
16.
下列《凡尔赛和约》的规定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是
A.军备问题B.殖民地问题C.德国边界问题D.成立国联
17.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下列哪些区域的统治秩序
①欧洲 ②远东及太平洋地区 ③西亚 ④非洲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8.
勃列日涅夫时期,采取“缓和”战略主要作用于下列哪个区域:
A.欧洲B.亚洲C.非洲D.美洲
19.
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
B.《联合国家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
C.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
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

3.选择题(共7题)

20.

硬座车厢每节可乘118人,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

21.

8个205的和是{#blank#}1{#/blank#}

22.

如果□是○的15倍,下面哪个算式是对的?(    )

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张做了以下探究,请你回答:
24.

北京被称为“祖国心脏”,下列不是北京主要城市职能的是(   )

25.

一架飞机每分飞行36千米,7分钟飞行(    )千米

26.商店卖出35支圆珠笔,卖出的铅笔的支数是圆珠笔的7倍,卖出多少支铅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