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9题)
1.
列符合我国交通工具演进顺序的是
A.人力车—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 |
B.人力车—火车、轮船—飞机—电车、汽车 |
C.电车、汽车—人力车—火车、轮船—飞机 |
D.自行车—人力车—火车、轮船—飞机 |
2.
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勇夺110米栏冠军,实现了历史的突破,让全国人民都感到激动和骄傲。小明不仅观看了电视现场直播,第二天又上网浏览了相关报道,在学校听了广播的奥运报道,还在当地的日报上看到大篇幅的专题报道。请指出在小明接触到的上述大众传媒中,历史最悠久的是
A.电视 |
B.报纸 |
C.广播 |
D.网络 |
4.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和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可以选择的证据有
①电信工具的创新使跨时空联系日趋便利
②垄断资本对世界统治的确立
③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④日本的“开国”和中国的“门户开放”
①电信工具的创新使跨时空联系日趋便利
②垄断资本对世界统治的确立
③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④日本的“开国”和中国的“门户开放”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①②④ |
5.
列宁在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说:“当时所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是正确的。”这主要是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有利于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
B.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进程 |
C.有利于加快向社会主义阶段的过渡进程 |
D.有利于促进苏俄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 |
9.
假如你是一位墨西哥的百姓,2009年参加了由5万多人在首都举行的反对全球化浪潮的游行示威。你反对全球化的主要理由是
①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实力的优势,掌握着主动权,往往是利益获得者
②墨西哥作为发展中国家,底子薄、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成本高等原因,常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③发达国家把利润低、污染重的企业迁到墨西哥,破坏了自然环境
④发达国家对墨西哥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引发生态危机
①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实力的优势,掌握着主动权,往往是利益获得者
②墨西哥作为发展中国家,底子薄、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成本高等原因,常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③发达国家把利润低、污染重的企业迁到墨西哥,破坏了自然环境
④发达国家对墨西哥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引发生态危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2.
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①流动人口众多
②制瓷业发达
③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①流动人口众多
②制瓷业发达
③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A.①② |
B.②③ |
C.③ |
D.④ |
13.
某电影公司拍摄了一部时代背景为北宋末年的电视剧。从历史角度看,下列情况不应该出现的是
A.剧中人在自己住所旁边租邻居家的房屋开了一家店铺 |
B.主人公在某地草市饮酒游玩 |
C.剧中人的店铺由于晚上经营被勒令关门 |
D.剧中人物相约在东京(今开封市)逛夜市 |
14.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①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薄弱
③与封建势力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④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甚小
①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薄弱
③与封建势力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④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甚小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对时间的掌握不断发生变化:(20世纪)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BB机)。这主要反映了
A.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
C.我国人民的文化物质发生了变化 |
D.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
20.
关于我国古代冶金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早期铜器主要是生产工具
②我国较早冶炼生铁和块炼铁
③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④西汉时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装置
①早期铜器主要是生产工具
②我国较早冶炼生铁和块炼铁
③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④西汉时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装置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21.
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下面对这次革命的本质特点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
C.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 | D.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
22.
17-18世纪荷、英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
①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②加速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③为资本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
④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①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②加速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③为资本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
④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①②④ |
24.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和生丝的出口量猛增。这一现象说明的实质性问题是(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 | D.生产茶、丝获利多,并逐渐掌握自己的命运 |
25.
关于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
②民族资产阶级始终依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③民族资产阶级具有毫不妥协的革命性
④民族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①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
②民族资产阶级始终依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③民族资产阶级具有毫不妥协的革命性
④民族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26.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的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
27.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
29.
1930年6月,美国国会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
A.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
B.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
C.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
D.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 |
2.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