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赤城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5月份月考高二历史试题(含答案)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359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0

1.材料分析题(共5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国家问题上,美国政治承认国家存在的必要性,但把国家看作人类过一种共同的、有秩序的生活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为了将这种必要的代价限定在较小程度,美国政治致力于限制国家的权力和职能。“限制的途径有两种:第一,以分权的方式造成国家权力机构之间的内部制衡,从而防止出现专断权力;第二,限制国家权力的活动空间,强调个人与公民社会的权利。”简言之,就是建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宪政体制,同时使政府的权力向社会扩散。限制国家权力的种种措施又反过来成为政府决策效率不高的制度基础。

——白万纲《大国的崛起:大国崛起的奥秘——国家管控》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民主制度构想与西方国家的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武帝下令郡国铸五铢钱,中央与地方分享铸币权,而且重如其文,币面价值与实际质量相符。法令规定五铢钱“周廓其质,令不可磨取熔”,防止盗铸。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为避免伪钱泛滥影响国家的税赋收入,汉武帝进行币制改革。因为郡国“多奸铸钱,钱多轻”,“公卿请令京师铸钟官赤侧,一当五,赋官非赤侧不得行”。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悉令郡国毋铸钱”,废除了景帝以来的郡国铸币制度,规定“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只能由中央政府下属机构,即水衡都尉属下的钟官、均输、辨铜三官铸造货币。据《盐铁论》记载,“币数易而民益疑,于是废天下诸钱”,强制推行三官钱;而且武帝将铸币的铜材由中央统制起来,提高铸造工艺的难度,“民之盗铸益少,计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之”,因而基本防止了盗铸。
——摘编自《汉武帝时期的币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进行币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币制改革的措施并说明其社会影响。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1年7月18日,斯大林在致丘吉尔的电报中,提出要求英国在法国北部开辟反希特勒的新战场。7月21日丘吉尔在回信中拒绝了。当1942年7月英美暂时搁置登陆西欧的“痛击”计划时,斯大林迫于苏德战场的紧急形势和对盟军军备物资的需求,只好接受这个既成事实。当1943年5月“三叉戟”会议上和8月魁北克会议上,英美决定进攻西西里,斯大林为第二战场的再次延迟而愤怒了。本来就不太好的英美与苏联的关系现在变得更加恶化,于是,斯大林把驻华盛顿大使李维诺夫和驻伦敦大使麦斯基分别召回了苏联国内。这时候,盟国关系中出现了一种恐慌的局面。英美与苏之间是一种非零和的共生互利关系,美英武装部队最终于1944年6月6日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下,渡过了英吉利海峡,并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三大国的结盟也维持到击败法西斯德国和日本。
——摘编自臧春华《浅析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曲折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941—1943年期间英美与苏联对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态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曲折性的认识。
4.
(历史-选修:战争与和平)
1938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对中国抗战将面临的国际形势做过预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苏俄不会单独出兵;②英国将在远东进行妥协外交;③美国不会单独干涉远东问题;④国联无力干涉。
——据鹿锡俊《国民政府对欧战及结盟问题的应对》
(1)分别说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做出上述预测的依据。
(2)概括指出当时苏、英、美三国的政策对远东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和平始终是我们心中一个不灭的梦想,只有一代又一代人为之不懈地努力,创造出一个和平的环境,人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进步。青少年应当成为和平的使者,关爱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最近某市举办“‘二战’后和平与战争”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
请回答:(1)展览一:二战和海湾战争
下表是展览中对这二次战争的介绍,作为组织者,请你填充表格中空白部分的内容。
 
二战
海湾战争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维护在中东的利益
特点
 

性质

 
战争损耗
死亡5500万,总损害价值4万亿美元
美国直接战争费用600亿元
 
(2)展览二: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
以下是展览图片节选:

作为讲解员,请你参照图片向参观者叙述人类争取和平的行动。要求语言简洁。
(3)展览三:展望未来,关注和平
以下是展览的结束语:进入21世纪,人类的和平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尽管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但当前制约战争的因素也不断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斗争汇成了时代潮流。
作为解说员,请你简要说明当前制约战争的因素有哪些。

2.单选题(共25题)

6.
罗马法规定:“某人未经同意将尸体或骨灰埋在别人的土地上,虽然侵犯了土地所有人的权利,但因为死者属于低级的神,所以不经大祭司或皇帝发布挖掘令,土地所有人不得擅自将尸体或骨灰掘走。”这说明在古代罗马
A.大祭司和皇帝共同治理国家B.土地所有者的利益不受保护
C.宗教在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D.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
7.
1945年,国民党六大通过《对于中共问题的决议案》,指责“中共仍坚持其武装割据之局,不奉中央之军令政令”,并要求“凡我同志均应提高警惕,发挥革命精神,努力奋斗,整军肃政,加强力量”。材料表明国民党
A.反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B.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政府
C.仍拒绝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D.与共产党争夺抗战领导权
8.
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年)对夔州路的主客关系颁布的专法规定:“夔州路诸州官庄客户逃移者,并却勒归旧处,他处不得居停。又敕;施、黔州诸县主户、壮丁、寨将子弟等旁下客户逃移入外界,委县司面时差人计会所属州县追回,令著旧业。”材料说明此时
A.佃户地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B.农民雇主队伍具有不稳定性
C.客户人身依附性相当严重D.政府对农民择业的严格限制
9.
1766年,在英国“不仅贵族绅士和富商不停地饮茶,而且每一个船工、浆洗工和纺纱工也都饮用,茶叶成了他们不可缺离的消费品,一早起来就要喝一口,在两顿饭之间也要饮用。甚至连洗衣妇也认为,在早餐时不能没有合适的茶”。这反映了英国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海外贸易有了较大发展
C.工业革命影响深远
D.接受了东方的生活方式
10.
1893年,《哥伦比亚博览会指南》写道:“科学发现,工业应用,人类遵从。科学发现,天才发明,工业应用。人类则适应新事物或被其塑造。”该宣传说明
A.科研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B.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C.科学技术和生产紧密结合D.科技促进近代城市兴起
11.
1978年10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催事长在一次访华的谈话中提到有关“合资经营”,将其比作“结婚”,建立一个共同的家庭。中方认为他说得有道理。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这说明
A.中方认识到了西方制度的局限性
B.“左”的思想依然影响着国人
C.改革开放初期尚未达成思想共识
D.中美关系尚未得到明显改善
12.
1909年,革命气氛至为消沉,梁启超曾欣慰地说:“数年前革命之说遍天下,自预备立宪之诏既颁,乃如汤沃雪。夫一诏安能有此奇效?希望心有所寄,则民气不期靖而自靖。”材料表明
A.辛亥革命缺乏应有的群众基础B.维新改良再一次成为社会主流
C.梁启超始终坚持走改良的道路D.部分仁人志士热衷于立宪改良
13.
1939年6月30日,美国国会讨论修改《中立法》时发生激烈辩论,最终众议院以200票对188票通过了对交战国维持军火禁运的议案。这说明当时的美国
A.“孤立主义”仍占优势B.已经放弃“中立”政策
C.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缓和D.推行纵容侵略的政策
14.
一战期间,美国对一战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保持“中立”到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美国与协约国经济联系密切
②“无限制的潜艇战”给美国造成重大损失
③美国爱好和平
④谋取战后霸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5.
“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导致这种“过时”的最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C.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
D.局部战争的不断变化
16.
早在1887年,恩格斯就警告欧洲各国的统治者:如果你们开始跳一场最后的大战舞,那么,在悲剧结束时你们必将垮台。下列哪些国家的历史可以佐证这一预言?
①德意志帝国   ②沙皇帝国   ③奥匈帝国   ④奥斯曼帝国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7.
1919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上()
A.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D.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
18.
造成下图所示地区战争频繁、和平进程艰辛的因素有

①地理位置
②民族、宗教矛盾
③资源丰富
④大国干预
A.①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9.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①德军袭击波兰②敦刻尔克撤退③法国投降④日本袭击珍珠⑤意大利投降⑥德军袭击苏联⑦诺曼底登陆⑧攻克柏林
A.①②③⑥④⑤⑦⑧B.①④⑥②⑤③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D.⑥④①②③⑤⑦⑧
20.
列宁称《凡尔赛和约》是“刽子手的和约,屠夫的和约……是骇人听闻的掠夺性的和约”。下列关于这一条约的内容,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不得设防
B.严格限制德国军备
C.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共管
D.以“委任统治”的方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21.
1942年元旦,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在宣言签字前,确定了美、英、苏、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原则。这一原则意味着
A.承认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特殊作用
B.这个联盟实际上被四大国所控制
C.四大国在所有问题上均达成了共识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22.
1936年11月,德日两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后意大利加入,结成三国轴心。它们打着反共产国际旗号的原因有( )
①不愿过早刺激西方大国
②苏联和共产国际是它们侵略的巨大障碍
③与英法美的矛盾激化
④加强三国之间的友好合作
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④
23.
与以往的战争相比,海湾战争的最显著特点是
A.以联合国名义进行的战争B.现代高科技战争
C.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进行的战争D.反对侵略、捍卫正义的战争
24.
对比以下两幅德国地图,与德国疆域变化无关的因素是
A.德国的复仇情绪B.德国的外交讹诈C.英法的绥靖纵容D.美国的推波助澜
25.
海湾战争期间,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其行动的先后顺序是
A.“沙漠风暴”—“沙漠盾牌”—“沙漠军刀”
B.“沙漠盾牌”—“沙漠风暴”—“沙漠军刀”
C.“沙漠盾牌”—“沙漠军刀”—“沙漠风暴”
D.“沙漠风暴”—“沙漠军刀”—“沙漠盾牌”
26.
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有()
①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②少数大国操纵会议,充满矛盾 ③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④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
27.
下图所反映的现象,主要是因为
A.殖民地独立运动的打击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欧洲世界中心地位的丧失
D.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
28.
丘吉尔曾这样评价二战中的一次著名战役:“我们不要把这些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而赢得的。但是,在这些援救中却孕育着胜利。”你认为这次战役应是
A.不列颠空战
B.敦刻尔克战役
C.中途岛海战
D.斯大林格勒战役
29.
火能温暖人也能烧伤人。现代武器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杀伤力促使有良知的科学家进行反思,《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这份宣言敦促各国政府承诺
A.永远不再发动战争
B.永远不再进行核试验
C.不把他们的科学成就用以战争目的
D.建立“国际战犯审判法庭
30.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A.自由放任政策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体制D.斯大林模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