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2018高一上学期第十七周半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334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9/18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党纲领如下:(一)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二)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无产阶级的目的——消灭阶级;(三)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未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引自《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民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的奋斗目标是:(一)消除内战,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引自《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对奋斗目标和革命动力的看法前后有什么变化?
(2)材料二是否放弃了材料一中的主张?说明你的理由。
(3)据材料和史实,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单选题(共14题)

2.
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
A.扩大了统治基础B.实现了选贤任能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D.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3.
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做出应战决定的权力机构是 ( )
A.公民大会B.五百人会议
C.十将军委员会D.陪审法庭
4.
(题文)假如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法官,当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
①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却不答应
②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
③某平民将他富裕的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
④一个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去卖了20个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5.
林肯总统在某次内阁会议上就某个方案征询意见,结果出席会议的七名内阁成员都表示反对。但林肯在宣布结果时却说:“七票反对,一票赞成,反对无效,方案通过。”你认为林肯的做法
A.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
B.违反了权力制衡原则
C.违背宪法,林肯宣布结果无效
D.符合宪法对总统权限的规定
6.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制约与平衡
D.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7.
魏源在《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中的“巴厘满”是该国某一机构的音译词。这一机构是
A.内阁
B.议会
C.首相
D.最高法院
8.
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A.相同的是都属于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
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主权的归属
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专制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
9.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10.
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
A.英法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照片
C.孙中山宣誓就职的照片
D.与义和团冲突的日记
11.
下图昭示世人:中华民族曾经遭受列强侵略的劫难.这场侵华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
“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搁卤,炮打英国府。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3.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战争失败
B.日军大规模侵华
C.西部急需开辟革命根据地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14.
有人曾经作诗赞叹:“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其中“长策”是指唐太宗
A.慎用刑法
B.轻徭薄赋
C.完善科举
D.重视纳谏
15.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3.选择题(共2题)

16.

从海陆位置来看,以下国家同我国相似,都具有海陆兼备特征的是(  )

17.

从海陆位置来看,以下国家同我国相似,都具有海陆兼备特征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