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四中2017级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一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单元检测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3324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周时已出现了早期的成文行政法律规范,成书于东周的《周官》记载了自西周以来行政设官任职以及处理中央政府与封国之间关系的法律内容……秦汉处于中国封建官僚体制初创时期,各项制度均在尝试建设之中,这一时期有了大量的有关机构设置、取官管理的行政法规……这些法律内容为汉朝所继承。……唐宋时期有关“监督”的法律规范已经相对完备。明清时期的“监督”法律规范更加丰富完备,除在基本法典中涉及到行政监督的内容之外,两个时期均仿唐朝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明有《大明会典》《正德会典》《万历会典》;清有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五部会典,后在光绪朝总汇为《大清会典》。为了明确中央行政各都院的办事规则,清时还制定了六部则例,对中央行政详加规范。明清时期的考课监察立法也日益完善。
——整理自孙季萍《中国古代权力监督制度评析》
材料二、在废黜国王詹姆士二世之后,他们把王位传于原本的继承者,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时任荷兰奥兰治执政)。威廉带兵进入英国,未发一枪,便使詹姆士二世仓皇出逃。议会重掌大权,而威廉即位后成为威廉三世。至此,英国议会与国王近半个世纪的斗争以议会的胜利而告结束。
——《英国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所描述事件的意义,说明古代中国与近代英国在权力制衡本质上有何不同。
2.
(必做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迫于王权膨胀和天主教在英国复活的现实危险性,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起来,向荷兰的执政威廉亲王发出邀请,请他到英国来接管王位……威廉接受邀请后率大军在英国登陆……根据议会条件,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随后和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一同登上了英国王位。
材料二  ……2.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8.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材料三 下图是美国费斯特拉教授向学生讲解美国1787年宪法时画的“三权分立”的示意图。

材料四 各州选举人应具有该州议员之选举人所需资格……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1)依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创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权利法案》都限制了英国国王的哪些权力。
(3)请按费斯特拉教授的设计简要介绍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中三权分立的情况。
(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的积极性和局限性。

2.论述题(共1题)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詹姆斯登上王位之时起,王权与自由这两种传统就进入到全面冲突的阶段。英国近代历史上一个最有趣的现象出现了:要求变革的力量到传统中去寻找依据,而维持现状的力量反而成了反传统的叛逆了,通俗地说就是革新者自称是守传统派,守旧派则被看成是反传统主义者。“光荣革命”事实上就是以维护传统的名义进行的,它在维护传统与追求变革之间找到了一条适中的路,实现了斗争与协调、更新与传统的平衡。1689年1月28日下院的决议就是这样:英国仍是君主国,《上帝保佑吾王》仍是英国的国歌。“光荣革命”奠定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开创了英国历史的新纪元,同时也促使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形成了。

——摘编自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评析材料中关于英国对“传统与现代化”的论述。(围绕材料中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单选题(共21题)

4.
近代以来,欧美各国或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通过王朝战争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学习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后,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由议会少数党领袖担任
B.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权力不受任何机构的制约
C.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联席议会选出
D.德意志帝国宰相主持帝国议会,对议会负责,不对皇帝负责
5.
英国和法国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只对总统负责D.英国议会只是最高立法机关,法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
6.
从英国《权利法案》到美国《1787年宪法》,再到《德意志帝国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反封建性
B.普选制
C.渐进性
D.法制化
7.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由民选产生”、“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A.民主、分权制衡原则B.自由平等、分权制衡、联邦制原则
C.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原则D.联邦制、民主集中制、自由平等原则
8.
2016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美国宪法规定:各州先选出与本州出席国会议员数相等的选举人,再由他们组成选举团选举总统。下列关于总统选举说法正确的是
A.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
B.总统由议会间接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C.总统由议会直接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D.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
9.
182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三个市(新兴工业城市)的人口总计50万,却从未派出一名议员;而衰败选邑老萨勒姆已成为无人居住的农田,却拥有7张选票。这表明
A.英国政府不重视工业的发展
B.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新兴工业城市不愿派出议员
D.英国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10.
有学者认为,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在该学者看来,德国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统一之后仍实行君主专制
B.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皇帝凌驾于帝国议会之上
D.宰相掌握了一切大权
11.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C.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D.英国实行无议会统治
12.
美国1787年宪法起草人之一汉密尔顿说:“也许有人认为,论证联邦的裨益是多余的……但是事实上,我们已经听到在反对新宪法的私人圈子里的私下议论说:对任何一般性制度来说,十三个州的范围过于广阔,我们必须依靠把整体分为不同部分的独立邦联……”宪法通过后,这“十三个州”最终成为
A.松散的邦联国家B.君主立宪国家
C.联邦共和制国家D.十三个独立国家
13.
“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材料反映出
A.英国君主大权在握
B.德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C.美国国会形同虚设
D.法国共和之路艰难曲折
14.
英国《权利法案》中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此项规定实际上保证了议会的()
A.征税权
B.选举权
C.行政权
D.立法权
15.
美国开国元勋汉密尔顿认为,要使行政部门强而有力,必须将行政权集于一人,”一人行事,在决断、灵活、保密、及时等方面,无不较之多人行事优越得多;而人数越多,这终好处就越少”。由此可见汉密尔顿
A. 强调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
B. 认为民主政治会降低效率
C. 反对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D. 主张加强总统的行政权力
16.
1875年宪法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人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右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左派则把它视为妥协的共和国,需要改善。这说明
A.左派的宪政主张没有实现
B.人们对于参政制宪的热情不高
C.温和的右派主张君主专制
D.1875年宪法是激烈斗争的产物
17.
“光荣革命”后,内阁大臣由国王任命并对其负责。后来,国王意识到政务方针必须得到议会的认可,于是逐渐过渡到在议会多数派别中遴选大臣。到安妮女王时期(1702~1714年),大臣们有事先在自己中间协商,协商好了再向女王报告,取得女王认可。这表明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国王仍旧拥有行政权力
C.责任内阁制已基本形成
D.议会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18.
“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形成以责任内阁为中心的君主立宪制,首相成为政府首脑。下列英国首相产生的程序,正确的是
A.普遍选举——国王批准——议会任命
B.党内选举——本党获议会多数——国王任命
C.国王任命——当选政党领袖——本党获议会多数
D.议会提议——党内同意——国王任命
19.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制约与平衡
D.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0.
1787年,《美利坚台众国宪法》规定:“各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组织邦联;不得对民用船颁发捕押敌船及采取报复行动之特许证;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纸币…”,该 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中央集权B.三权分立C.民族主义D.共和主义
21.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 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C. 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 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22.
有人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治态度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总统、议会和内阁三者之间处处体现了平衡。这种平衡表现为
A.实行总统制,总统可以解散参议院
B.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
C.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
D.共和派和君主派在国民议会中力量相当
23.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24.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4.选择题(共1题)

25.

种植药材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