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331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3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由于东西方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这种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人员的频繁扩散、迁入、交流,侵蚀、瓦解着古希腊血缘亲族组织。在进入阶级社会时,地缘战胜血缘、私有制战胜原始氏族共产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中华文化主要发祥地中原地区,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使这里的血缘纽带遭受侵蚀,导致氏族首领直接转化为统治阶级新贵,形成君主集政权、财权、神权于一身的格局。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由选举产生,任期4年,有权缔约,有权任命大使、最高法院法官和政府其他官员的权力,但需要国会同意;总统对宪法负责,不对国会负责,对国会的立法有否决权,但国会在复议之后仍以2、3以上多数再次通过此法,即为有效。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西两种政治文明的差异及存在差异的原因。
(2)材料二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
“已为世人所公认”,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美国总统制的特点。

2.单选题(共17题)

2.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
A.妇女
B.全体公民
C.外邦人
D.奴隶
3.
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在政治体制方面呈现出“民主与专制”的明显差别,形成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思想观念不同
B.地域位置差别
C.经济活动方式不同
D.人口数量不同
4.
古代希腊人将流放视为一种比死刑更为严重的刑罚,因而其对被处死刑者以逃亡他乡而逃避死刑的情形加以放任。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海外流放生活痛苦不堪
B.城邦是个人荣誉的源泉
C.希腊缺少民主法治精神
D.希腊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5.
公元前452-450年间,罗马先后铸造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A.在平民要求下设立,彰显民主政治的性质
B.消除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C.有章可循,限制贵族随意解释法律
D.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罗马法的成熟
6.
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这就是由“控诉式诉讼”派生出来的“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这说明古罗马
A.压制平民的利益
B.注重法律程序
C.维护贵族利益
D.强调证据作用
7.
公元前3世纪后期,秦统一六国后修订并完善了《秦律》;此时的罗马法律朝着万民法方向发展。这两种法律都
A.以维护地主阶级利益为目的B.适应了统治范围扩大的需要
C.体现了自然平等的法学理念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8.
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
A.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编纂完成B.“万民法”取代“公民法”
C.《十二铜表法》的制定D.公民与非公民的差别消失
9.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把五个黑人折合成三个人来计算各州的人口总数。这一规定主要调和了当时美国
A.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
B.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
C.白人与黑人之间的矛盾
D.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10.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实现三权分立
C.保证司法的相对独立性
D.体现“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11.
下表为英国议会改革的重大事件列表。表格反映的主要趋势是
1867年、1884年
一再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
1872年
议会通过秘密投票法,使选民能够自由表达个人意志
1883年
通过取缔选举舞弊法
1885年
在英国历史上第一次确定按人口分配议席的原则
 
A.自由平等思想广泛传播
B.由直接选举到间接选举
C.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
D.议会主权原则逐渐确立
12.
2016年7月,特蕾莎·梅成为英国历史上继撒切尔之后的第二任女首相,入住唐宁街10号,并应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手中接受玉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国家元首,实际是统而不治
B.内阁成员与首相保持共进退
C.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实际掌握着国家大权
D.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首相只能辞职并解散内阁
13.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判决,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她能做的事情有
①代表国家出访他国
②在形式上授予议会中多数党领袖组阁权
③决定英国的重大政策
④任免内阁大臣和高级文官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
美国历史上有多位总统曾在众议院被提案弹劾。1974年7月,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投票通过了弹劾总统尼克松的三条罪状,即阻挠司法工作、滥用总统职权和蔑视国会传调录音带的命令。这表明
A.总统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B.众议院具有普遍的民主性
C.国会的权力高于总统的权力
D.分权制衡有利于监督权力
15.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制约与平衡
D.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
英国于18世纪中叶形成责任内阁制,其与中国明朝时期的内阁制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
A.国王权利进一步加强B.内阁拥有立法权
C.国王权利进一步被架空D.内阁阁臣听命于国王
17.
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A. 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 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控制
C. 美国应建立开明的君主制国家
D.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18.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3.选择题(共3题)

19.

图5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平均气温。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该山地(4分)

20.

在计算62+(217-84× 37 )时,应先算括号里的({#blank#}1{#/blank#}),再算({#blank#}2{#/blank#}),最后算({#blank#}3{#/blank#})。

21.

在计算62+(217-84× 37 )时,应先算括号里的({#blank#}1{#/blank#}),再算({#blank#}2{#/blank#}),最后算({#blank#}3{#/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