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7题)
2.
翻开美国历史,包括克林顿在内,共有九位美国总统曾在美国众议院被提案弹劾。其中包括泰勒、强森、克里夫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它体现出了美国政体的重要原则是
A.中央集权 |
B.分权制衡 |
C.两党制 |
D.联邦制 |
3.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制约与平衡 |
D.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5.
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却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
B.从中国掠走大量贵金属 |
C.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
D.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
7.
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难抑兴奋激动的心情说:“今天我写这个序言的时候,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的战斗力量,它们第一次在一个旗帜下动员成为一个军队,以求达到一个最近的目的。”恩格斯意在说明
A. 欧洲各国正在筹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 各国工人组织已建立稳固统一的联盟
C. 无产阶级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诉求
D. 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
A. 欧洲各国正在筹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 各国工人组织已建立稳固统一的联盟
C. 无产阶级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诉求
D. 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
9.
下图漫画中“High Lob”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吊高球”,其反应的实质问题应该是


A.中国不想和日本打乒乓球 | B.中美乒乓球赛在日本举行 |
C.美中关系改善日本不知情 | D.日本是中美建交的大障碍 |
12.
“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徽商的谦虚 |
B.明清政府对商人的歧视和压制 |
C.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之路 |
D.徽商的虚伪 |
13.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业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
C.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 D.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
14.
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工业。1934年前最高产量曾达27万吨,此后产量显著下降。1947年恢复到16万吨,1948年又跌至13万吨,并被征军用。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每况愈下的客观原因有
①资金少、技术弱、产品竞争力差
②官僚资本压制和国民政府内战政策
③日本的经济掠夺
④美国的经济侵略
①资金少、技术弱、产品竞争力差
②官僚资本压制和国民政府内战政策
③日本的经济掠夺
④美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15.
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说明: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通过这些规定可以看到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已改变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被打破 |
16.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让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 |
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 |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
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
17.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 |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
2.多选题- (共4题)
19.
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是两种文化的冲突,一个是农业的、崇奉儒教的、落后的、己在齐腰深的沙子中挣扎的没落王朝,……另一个是工业的、资本主义的、进步的、积极进取的社会,两种制度相遇(两种文明交融),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对这一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相冲突的表现 |
B.英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 |
C.两种文明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
D.中国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
20.
美国记者哈里森在他《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从红军1934年10月16日在华南渡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长征把中国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下列能说明长征与这段历史联系的是
A.长征精神对中国人民争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
B.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
C.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 |
D.长征撒下了革命火种,成为人民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7道)
多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