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9题)
1.
《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离,或作葡萄架的柱子已从地中拔出后,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上述规定体现了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 买卖双方关系紧张
D. 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激烈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 买卖双方关系紧张
D. 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激烈
2.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在建立现代政治制度的过程中,英国的历史发展走了一条和平、渐进的道路,它首先把专制制度转变为贵族寡头制,然后再把贵族寡头制改造成民主政治。英国以和平方式推动社会变革的历史事件有( )
①1640-1649年资产阶级革命 ②1688年光荣革命
③1689年《权利法案》 ④1832年议会制度改革
①1640-1649年资产阶级革命 ②1688年光荣革命
③1689年《权利法案》 ④1832年议会制度改革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3.
《法国政治制度史》这样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由巴黎人民普选产生的公社委员
④“新政治制度”是进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初步尝试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由巴黎人民普选产生的公社委员
④“新政治制度”是进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初步尝试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4.
15、16世纪发生的那些事变: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商业发展、民族国家等,都不是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只是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点上先走出一步,结果就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对英国克服专制王权和专制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最后用暴力革命解决了个人专制的问题
②最后用非暴力手段建立现代政治制度
③光荣革命前实现了向立宪君主制转变
④英国克服专制权力推动了自身发展
①最后用暴力革命解决了个人专制的问题
②最后用非暴力手段建立现代政治制度
③光荣革命前实现了向立宪君主制转变
④英国克服专制权力推动了自身发展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5.
下表的内容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下面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推论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史实 | 推论 |
①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 | 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法律基础 |
②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 | 总统对国会负责体现了权力的相互制约 |
③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实行 | 统一后的德国依旧推行君主专制政体 |
④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 标志着法国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制政体 |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6.
1832年的改革法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主要方面,根据改革法案,年值10英镑房产的选举资格使新城镇和工业选区的中产阶级当选议员的机会增大了。这次改革
A. 使中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择权
B. 使工人阶级获得选举资格并分享权力
C. 实现了全体公民的普选权和政治参与
D. 使中产阶级立即获得政治上的控制权
A. 使中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择权
B. 使工人阶级获得选举资格并分享权力
C. 实现了全体公民的普选权和政治参与
D. 使中产阶级立即获得政治上的控制权
7.
“(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以和平方式结束了英国的君主统治 |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 |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平等 |
D.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得以正式确立 |
8.
下列对1871年刚刚统一后的德国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统一后联邦制德国成为民族独立国家 |
B.政治体制带有强烈的专制色彩 |
C.权力大的联邦议会经由选民普选产生 |
D.权力小的帝国议会是代议机关 |
9.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两位同学对此发表不同意见:同学甲: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表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某些近代民主政治色彩同学乙:全国普选的帝国议会对于刚刚摆脱分裂的德意志来说具有国家统一的象征对上述两位同学的意见,你认为
A. 甲对,乙不对
B. 乙对,甲不对
C. 甲和乙都不对
D. 甲乙说的都对
A. 甲对,乙不对
B. 乙对,甲不对
C. 甲和乙都不对
D. 甲乙说的都对
10.
“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三次“革命”分别对应的是
A. 王位世袭制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制的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 皇帝制度确立《临时约法》的颁布《共同纲领》的制定
C. 秦的统一湖北军政府的建立解放战争的胜利
D. 秦的统一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
A. 王位世袭制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制的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 皇帝制度确立《临时约法》的颁布《共同纲领》的制定
C. 秦的统一湖北军政府的建立解放战争的胜利
D. 秦的统一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
12.
“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官员对新中国的评价 |
B.美国对“求同存异”方针的评价 |
C.出席日内瓦会议的美国官员对中国的评价 |
D.美国对万隆会议上周恩来的评价 |
13.
下图是1949年以来中国新增建交国数示意图。其中建交国数量最多时的主要原因是

A. 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
B.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
D. 不结盟政策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

A. 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
B.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
D. 不结盟政策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
14.
《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到欧洲》指出:“在法国、德国设计出欧洲共同体这样一种制度性创新方式来振兴本国经济的时候,英国却采取抵制和不介入的立场。”但1973年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英国从抵制欧共体到加入欧共体的主要原因是
A. 参与欧洲一体化有助于其重整大国地位
B. 英国霸主地位丧失,不得不依附法、德
C. 欧洲一体化动摇了英国传统的大国地位
D. 参与欧洲一体化有助于实现英、德和解
A. 参与欧洲一体化有助于其重整大国地位
B. 英国霸主地位丧失,不得不依附法、德
C. 欧洲一体化动摇了英国传统的大国地位
D. 参与欧洲一体化有助于实现英、德和解
15.
基辛格的均势理论即在美苏两极对抗的国际环境下如何运用国家外交手段,建立政治联盟,对抗苏联一极的压力;在美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联合各种力量遏制苏联的强势状态,从而达到两极力量的相对的平衡。这一理论的影响是
A. 直接推动了苏联的解体
B. 美国逐步放弃其霸权政策
C. 美国逐步调整其亚洲政策
D. 多极化政治格局正式形成
A. 直接推动了苏联的解体
B. 美国逐步放弃其霸权政策
C. 美国逐步调整其亚洲政策
D. 多极化政治格局正式形成
17.
《***传》中写道:“在这场危机过后,(苏联)很快就迁怒于中国,赫鲁晓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发表讲话,指责中国在中印边境冲突和加勒比海危机中的原则立场。这个讲话,成了苏联对中共发起新一轮围攻的信号。”这场危机是指
A. 越南战争 B. 柏林危机
C. 朝鲜战争 D. 古巴导弹危机
A. 越南战争 B. 柏林危机
C. 朝鲜战争 D. 古巴导弹危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