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327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6

1.判断题(共4题)

1.
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奥巴马由选民直接选举,当选为美国总统
2.
判断题:如果英国议会通过对现任首相的不信任案,作为首相,他只能引咎辞职。
3.
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是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4.
黄海海战使北洋水师丧失了对黄海海域的控制权,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2.材料分析题(共2题)

5.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曲折而艰难的过程。阅读下列有关材料:
材料一斯图亚特王朝,就拼命地想把一个专制的权力继续地向前推进……这些个企图,就引起了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一致的反抗。
——摘自钱乘旦《十五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摘自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
机构。18世纪初的英国国王乔治一世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从1714年以后,
乔治一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
——摘编自《世界史资料》
材料三第二条
第一款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副总统的任期相同。总统和
副总统按以下方法选举;每个州依照该州议会所定方式选派选举人若干人,其数目同该州
在国会应有的参议员和众议员总人数相等。……
策二款 ……
总统经咨询参议院和取得其同意有权缔结条约,但须经出席参议员三分之二的批准。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回答:
(1)据材料一、二,简要说明英国国王权力的变化。
(2)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总统的权力。简要比较英、美两国元首在产生方式上的不同。
(3)归纳以上材料反映出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文明演进的相同轨迹。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
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辛丑条约》(1901年9月7日)
(1)比较材料一、二反映的条约内容的异同。
(2)《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进入了争夺侵华权益的新阶段,请结合材料三加以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3.单选题(共17题)

7.
1803年4月,时任美国总统的杰弗逊利用法国内外交困的机会,从拿破仑手中花费巨资购得了中部的路易斯安那地区;10月,参议院以24∶7的票数通过并确认了这一交易,同时授权杰弗逊可在该地建立临时政府。这一事件反映了美国的
A.行政权力不断扩张
B.总统僭越国会权力
C.分权制衡机制灵活
D.宪法原则有所变更
8.
1787年宪法规定:“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合众国已经缔结及将要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1792年第十条修正案规定:“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均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之。”这表明美国的政治体制
A.有效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B.加强了各州自主权
C.构建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D.体现了联邦制原则
9.
美国1787年宪法将数字引入政治:参议员每州2名,任期6年,每2年改选其中的1/3;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2年。这些“数字”的规定
A.减少了选举带来的人力物力消耗
B.平衡了大州与小州间的利益
C.避免了议员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
D.调和了南方和北方间的矛盾
10.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1.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如果两党的原则分歧很大,以至于一执政党转变到另一执政党就意味着根本转变,那就太危险了。”这番话说明的实质是
A.两党不能轮流执政,否则就会给国家带来危险
B.两党存在分歧有利于国家发展
C.共和党和民主党存在严重的原则分歧
D.两党应该保持根本原则的一致
12.
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
A.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B.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C.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D.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13.
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14.
俄国使臣伊格纳切夫向清政府提出:“将此东方(乌苏里以东)属于我国……如此中国东界,亦可平安。”此侵略要求的实现借助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
有学者在评论中国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时说,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片面条约,“条款之酷,赔偿之巨,为亘古所未有”,中国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思想等方面,被列强紧紧缚住了手脚。这位学者评论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16.
在一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法战争
B.抗日战争
C.日俄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17.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具有相一致的方面。对此,正确的表述是
A.都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B.都成为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C.都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D.都是从未实施的空想
18.
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次,“中国”14次,首次超过了“天朝”。这表明
A.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
B.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C.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
D.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
19.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它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作者强调了中英战争的
A.必然性
B.偶然性
C.可能性
D.必要性
20.
陈旭麓认为,太平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这一观点旨在强调太平天国
A. 革命纲领具有落后性
B. 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
C. 其失败缘于时代局限
D. 阶级局限导致革命失败
21.
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该条约签订后
A. 北京东交民巷成为“国中之国” B. 列强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开始渗入内地
C. 列强在华办厂合法化 D. 沙俄侵占中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22.
徐继畬曾说:“逆夷以商贩为生,以利为命,并无攻城掠地割据疆土之意,所欲得者,中国著名之马(码)头,以便售卖其货物耳。”他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A.掠夺工业原料
B.割占中国领土
C.进行资本输出
D.抢占商品市场
23.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4.选择题(共1题)

24.在四面体ABCD中,二面角A﹣BC﹣D为60°,点P为直线BC上一动点,记直线PA与平面BCD所成的角为θ,则(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