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欧美四大国的历史文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两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应依照手续选举之。”
材料二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材料四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帝国国会按普遍、平等的选举法选举产生。”
请回答:
(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四国的政治文献,按照顺序写出四国的政治文献的名称。
(2)以上材料反映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哪两种基本类型?并指出建立代议制的不同方式。
(3)从国家元首产生方式看,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不同?对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材料三和材料四的规定有什么不同?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资本主义代议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材料一 “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两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应依照手续选举之。”
材料二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材料四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帝国国会按普遍、平等的选举法选举产生。”
请回答:
(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四国的政治文献,按照顺序写出四国的政治文献的名称。
(2)以上材料反映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哪两种基本类型?并指出建立代议制的不同方式。
(3)从国家元首产生方式看,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不同?对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材料三和材料四的规定有什么不同?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资本主义代议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单选题- (共16题)
2.
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体现这两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
A.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 | B.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 |
C.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 | D.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 |
3.
“人是善变无常的、优柔寡断的、浅薄无知的、容易被操弄的,而政治是一种精细的艺术,需要智慧和良好判断,这不是每个公民都拥有的特质。”这批判的是( )
A.隋唐的科举制 | B.雅典的民主制 |
C.罗马的法律制度 | D.欧美的代议制度 |
4.
罗马帝国212年颁布的《卡拉卡拉敕令》,授予帝国所有被征服者公民权,享有罗马公民的法律地位。上述规定有利于
A.稳固帝国的统治 |
B.保护奴隶利益 |
C.缓和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
D.区别公民与非公民 |
5.
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了皇帝与首相的权限,皇帝的所有命令·无论口头还是书面,均应由首相副署,若皇帝与首相意见相左,首相意见更具决定性。材料说明德国
A. 建立了分权制衡的共和政体
B. 首相拥有国家最高行政权力
C. 皇帝与首相间权力争夺激烈
D. 政体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特点
A. 建立了分权制衡的共和政体
B. 首相拥有国家最高行政权力
C. 皇帝与首相间权力争夺激烈
D. 政体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特点
6.
有文章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做到了“宁肯方案复杂一点,事情麻烦一点,办事效率低一点,也绝不让大权在握的人狼狈为奸,为非作歹”。这反映美国1787年宪法
A. 理念落后
B. 完善了民主制度
C. 反对集权
D. 实现了权力制衡
A. 理念落后
B. 完善了民主制度
C. 反对集权
D. 实现了权力制衡
7.
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国王和两院一样有提出法律的权利”“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说明( )
A.统一后的德国不过是一个用议会装潢出来的专制国家 |
B.普鲁士的国家制度已经不是纯粹的封建君主制 |
C.普鲁士在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的同时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 |
D.普鲁士的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
8.
著名学者高全喜认为“光荣革命就是‘革命的反革命’——它在社会结构和价值取向的意义上,起到了革命的意义,同时却抑制了激进革命的发生”。据材料判断,“反革命”指
A.资产阶级向旧贵族妥协 |
B.议会违背了人民的意愿 |
C.避免了再次暴力斗争的出现 |
D.资产阶级政变更换国王 |
9.
到18世纪中叶,《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相继颁布,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使英国在本质上逐渐实现了向现代民主国家的转变。这主要是因为英国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 B.议员是由选举产生的 |
C.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统治大权 | D.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
10.
文章《如果你有两头母牛》中写道,“美国人:你有两头母牛,在它们的身上,一头写着民主党,一头写着共和党,它们都很强壮,但永远都不可能相互结合。”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是对美国政党政治的形象描述 |
B.两个政党在本质上相同 |
C.美国实质上是一党专政 |
D.美国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
11.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据此判断西方列强获得的特权是
①居住和租地
②领事裁判权
③关税自主权
④最惠国待遇
①居住和租地
②领事裁判权
③关税自主权
④最惠国待遇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2.
“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来往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资政新篇》的这些改革建议,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说明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 |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
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
D.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近代先进事物 |
13.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禁烟运动 |
B.太平天国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洋务运动 |
14.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这里的“转折点”应该是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5.
“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即成”是指签订了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北京条约》 | D.《马关条约》 |
16.
18世纪后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 |
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
C.中国手工业品的质量优于英国 |
D.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
17.
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这种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 B.人口素质的巨大差异 |
C.思想文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 | D.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 |
3.选择题- (共6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