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恩格斯在谈到古代雅典社会时曾说:“现在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所赖以建立的阶级对立,已经不再是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对立,而是奴隶和自由民之间的对立,被保护民和公民之间的对立。”他评论的是
A.梭伦改革的作用 | B.克利斯提尼改革的作用 |
C.伯利克里改革的作用 | D.马其顿王国征服的作用 |
2.
《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
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
B.对平民利益具有一定的保护 |
C.不允许高利贷的存在 |
D.是一部成文法典 |
3.
对近代西方法律,有人曾这样评价:“当一个熟悉罗马法术语的英国律师去学习法国或德国的实用法律书籍时,他会发现这一切并不陌生,毫无疑问,其他国家的法律著作也同样如此。”材料最能说明
A.罗马法就是欧洲法 |
B.英、法、德三国法律相同 |
C.罗马法对西方各国法律产生了重大影响 |
D.世界近代法律制度具有一致性 |
4.
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十二铜表法》的诞生,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 |
B.成文法和万民法的诞生,都是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的结果 |
C.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
D.《民法大全》汇编于东罗马帝国时期,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
5.
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
A.场景一: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人身伤害 |
B.场景二: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 |
C.场景三:原告,一奴隶;被告,一罗马帝国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 |
D.场景四:原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 |
6.
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这种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 B.人口素质的巨大差异 |
C.思想文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 | D.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 |
2.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