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材料一: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牧,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近代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体制有何异同?(4分)
材料二: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 口总数 | 雅典公 民总数 |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 表决形式 | 审判程序 | 罪名 | ||
陪审员 | 审判员 | 产生方式 | |||||
约40万 | 约4.2万 | 6,000 | 501 | 抽签 | 举手 | 一审制 | 渎神和蛊惑青年 |
(2)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2分)
材料三 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该机构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约每隔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此。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组成所谓议员团,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议事会的职务。它不仅从事一般审判工作,而且在立法活动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十人拥有最大的政治权力,战时他们统帅陆海军,掌握一切外交事务。
——臧嵘《历史》
材料四美国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肯定了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规定立法权属于美国国会,并规定了国会的组成;行政权属于美国总统,以及规定总统产生的办法;司法权属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并规定最高法院的组成;各州的相互关系和义务;这部宪法表明,美国在世界上第一次创造出既不同于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也不同于英国议会内阁制的制度,使美国成为一个具有全国统一的中央政权的联邦制国家。这种政治体制和国家结构形式后来为许多国家所仿效。
——百度百科
(3)据材料三,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2分)材料四中的“不同于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也不同于英国议会内阁制的制度”分别指什么?(2分)
(4)如将伯利克里时的雅典与当代美国的民主政治相比,就民主的性质、范围和方式而言有何不同?(2分)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除经议会同意外,国王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兵,皆属违法。……
请回答:
(1)三段材料中的“法”是指什么?它是哪年由什么权力机构通过的?(4分)
(2)从上述三段材料看,通过这一法律文献的目的是什么?(3分)
(3)上述三段材料反映了这一法律文献的哪几个方面?(4分)
(4)这一法律文献的通过有何意义?(4分)
2.单选题- (共16题)
A.雅典的民主,只是城邦公民内部之间的民主 |
B.轮番而治与抽签选举,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
C.直接民主,使不同素养的人享有相同的政治权利 |
D.妇女与奴隶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激化了社会矛盾 |
A.平民的利益得到维护 |
B.贵族的利益得到维护 |
C.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D.帝国的稳定得到保障 |
A.法国自由民主的象征 | B.法国民族的象征 |
C.法国贵族的代表 | D.法国女性的代表 |
A.实行“邦联”体制,美国中央政府对各主权州只进行松散的统治 |
B.总统、议员均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真正体现“主权在民”理念 |
C.在中央政府权力结构中遵循“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绝对权力出现 |
D.总统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际行政权属于国务卿 |
A.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 |
B.确定按人口分配议席的原则 |
C.成年男子的普选权基本实现 |
D.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权 |

A.发展历程曲折 |
B.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 |
C.是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 |
D.德国的民主制度深受专制主义者和军国主义分子干扰 |
A.《马关条约》的条款全文 |
B.光绪皇帝为褒奖邓世昌而亲笔撰写的祭文 |
C.参加徐骧义军的骨干名单 |
D.1895年日本近卫师团关于台湾伤亡的报告 |
A.淮海战役; | B.挺进大别山; | C.渡江战役 ; | D.辽沈战役; |
①作为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内容,这一段内容纯属虚构,
②根据这一情节来判断,这一组镜头反映的社会背景应该是在“文革”开始后不久
③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这反映了当时我国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情形
④冯清明破坏毛主席画像的事实,表明当时中国的确存在大量反革命分子
A.②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①②③④ |
A. 首次成功运用于解决澳门问题
B. 是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确定的方针
C. 20世纪50年代得到了系统的阐述
D. 20世纪60年代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④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①②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①出发点是和平与发展;②实行不结盟政策;
③实行对外开放政策;④丰富和发展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A.中美关系正常化 | B.中日邦交正常化 |
C.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 D.中国实行对外开放 |
①由我国政府首先提出;②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时提出;
③解决了与苏联等国的建交问题;④成为解决国语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A.多极化格局在曲折中发展; | B.中国多边外交取得重大成果; |
C.美国由遏制中国转为承认中国; | D.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形成; |
A.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 B.人口素质的巨大差异 |
C.思想文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 | D.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 |
3.选择题- (共7题)
请结合统计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对此,后来马丁·路德的回答是( )
罪名 | 杀人罪 | 谋杀双亲或兄弟姊妹 | 伪造文书 |
赦免价 | 8个金币 | 6个金币 | 7个金币 |
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对此,后来马丁·路德的回答是( )
罪名 | 杀人罪 | 谋杀双亲或兄弟姊妹 | 伪造文书 |
赦免价 | 8个金币 | 6个金币 | 7个金币 |
“礼”是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中国的社会秩序和民族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坚信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即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在孔子那里,“政”之语义源头是“正”,显然含有浓厚的道德寓意。他甚至直接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又说:“为国以礼”。孔子并不愿意像法家一样,为执政者提供一整套的机构组织及法律设计,他始终相信道德的力量,以及道德表现形式——礼的力量。——宋石男《礼子的历史和历史的孔子》
材料二:复生(注:谭嗣同的字)所谓以心力解劫运者,仁,即心力也,心力之表见曰通,其所以害夫通者則曰礼、曰名。盖通必基于平等,而礼与名皆所以害其平等之物也。礼与名之尤大者则曰三纲五常,曰君臣、父子、夫妇。而君臣一纲尤握其机枢。……久而成劫运,其祸皆起于不仁,求反于仁而强其心力,其首务在于冲决纲罗,而君统之伪学尤所先。——谭嗣同《仁学》
材料三:在“礼”的演进发展中,它始终未失其神圣的意味,显示出了中国社会和文明的重要特点。……不仅宫廷,而且中国社会的各阶层都通过“礼”来规范他们的生活,以达到与有序的自然相一致。——安乐哲、郝大维 《孔子哲学思微》
请回答: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毒独到的见解,对西方的科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亚里士多德认为白色是一种再纯不过的光,而平常我们所看到的各种色光是因为某种原因而发生的变化的,是不纯净的。这种结论直到17世纪大家对这一种结论坚信不移,为了验证之一观点,牛顿把一个三棱镜放在阳光下,阳光透过三棱镜后形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光带照射在光屏上,牛顿得到了跟人们原先一直认为正确的观点完全相反的结论:白光是由这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这七种光才是纯净的。——赵万伦《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的科学贡献》
材料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史更多的是先验主义的,而不是实证主义的,他表现出最大的毅力是在一个个概念上权威地发表他的声音,这种思想的总结显然没有针对性,主题的选择也没有实际意义。——托马斯阿奎那《亚里士多德十讲》
材料三: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假设是,凡是运动的物体,一定有推动者在推着它运动 ——是建立在日常经验上。若你看到一个东西在移动,你就会寻找一个推动它的东西(像是我们的手、身体)。当没什么东西推它时,它就会停止移动,是一个推着一个,不能无限制地追溯上去,“必然存在第一推动者”,中古世纪的基督教说“第一推动者” 就是指上帝,并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与基督教教义结合。这样的结合让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成为权威学说。——王萧榕《亚里士多德与阿基米德的对比》
请回答: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