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286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一位史学家评价某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时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另外有些学者认为,尽管这种政治制度达到了较高的文明程度,但其阶级本质仍然没变,所以不能过度美化。
你同意哪种观点,理由是什么?请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或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为例加以说明(任选一例即可)。
2.
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材料二 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汉律规定,对普通人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

——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

材料三 公元前3世纪左右,平民在法律上已取得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开始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到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予一般臣民以公民权。帝国初期罗马法学家们讲的“平等”,不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平等,而且也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平等。古希腊多葛学派进一步提出自然法体现人的理性的观点。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和后来的法学家们继承并系统论述、论证自然法学说。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
(2)对比材料二、三,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在立法理念、经济主张等方面有何不同?
(3)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说:“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试以古罗马法的演变为例,阐释该观点.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 近代中国著名史学家蒋廷戲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材料三 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甲午一战,以三个战役为重心,但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 由于中国人关自守、骄做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句话的含义。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论证材料二中蒋廷版的观点。
(3)写出甲午战争期间三次战役的名称。就近代化意义而言,甲午战争与前两次战争相比有何主要不同?

2.单选题(共20题)

4.
《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六千票),则被放逐国外十年。”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奴隶制法律的严酷性B.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
C.表明了雅典物质文化水平较低D.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成熟
5.
公元前500年,如果雅典全国人口约20万,本国居民约为十六万八千人,其中成年男性四万五千人,其中有权抽签成为陪审法庭成员的人数是
A.约十六万八千人
B.约四万五千人
C.约二十万人
D.约七万七千人
6.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上》指出:“理论上讲…作为雅典公民的男子不能与外国女子结婚,不管她们是出身于雅典盟国的贵族之家,还是居住在当地的迈提克(官方对外来移民的称呼),”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雅典与盟国关系恶化
B.雅典传统对公民资格的规定
C.雅典人对外国女性持有偏见
D.雅典奴隶制度的狭隘性
7.
西方人对古希腊文明有着无法释怀的感念。西方人感念的是古希腊的
A. 独特的地理环境
B. 发达的商品经济
C. 高大宏伟的建筑
D. 城邦的民主制度
8.
罗马法规定,对于所继承的财产,可以由子女等分。但在某份遗嘱中,其财产分配却明显偏向于生活较为困难的子女,而法院最终也依法认定了此遗嘱的有效性,上述材料说明罗马法
A.注重保护弱者利益
B.致力于调节社会矛盾
C.具有弹性执法不严
D.遵循遗嘱自由的原则
9.
之所以说《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A.这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B.规定了严厉的债务奴隶制
C.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D.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
10.
公元前536年,郑国把刑书刻在青铜典上;公元前449年,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由此可见:
A.中国比西方世界更早进入法治社会
B.成文法律体现文明发展诉求
C.古罗马的习惯法历史比中国更久远
D.古罗马的铜技术源自中国
11.
在罗马法司法体系中,万民法是比较成熟和发达的部分,也是后期罗马法的基本内容。之所以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是因为它( )
A.通用于世界各地
B.包含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文献
C.适用于罗马帝国的公民
D.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12.
罗马诗人贺拉斯说:“希腊成为俘虏以后,把艺术介绍给了野蛮的拉丁民族,俘虏了粗野的胜利者。”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A.罗马和希腊相似的国情使二者文化相似
B.罗马法的发展体现了古希腊的理性精神
C.罗马文化风格与希腊文化风格完全契合
D.罗马共和国选择与希腊相似的政治体制
13.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当时发生了:
A.一二八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4.
渐江巡抚刘韵珂在道光二十ニ年二月(1842年)上奏论道:与其消耗大量军饷调集大军与英军作战,不如一次性向英国赔款,后者不过是白银几千万两,而前者很可能就是无底洞,最终道光皇帝接受《南京条约》的赔款要求,而放弃了与英军继续战斗下去的决心,这段史料直接表明
A.《南京条约》是清政府在平衡利益下做出的选择
B.《南京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虽败犹胜
C.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己意识到中国国际地位的丧失
D.地方官员蒙混皇帝导致《南京条约》的签订
15.
“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错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从该诗中可以直接获取的有效历史信息不包括
A.甲午海战战斗壮烈
B.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C.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遭到朝廷镇压
D.维新派发起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16.
1887年,黄遵宪花了12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了《日本国志》,但国内知道的人并不多。若干年后,总理门章京袁昶痛心地对黄遵宪说:“你的书如果早一点让大家看到,价值可以抵得二万万两子。”他说这番话最有可能在什么历史事件之后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
成都锦华茶楼向市政府请求允许演大鼓书,并承诺每日加唱抗战歌曲,藉资宣传。成都市长认为茶馆观众集中,如遇空袭,十分危险,拒绝了这个请求。这一情节最有可能发生于
A.1931年—1937年
B.1937年—1938年
C.1938年—1945年
D.1946年—1949年
18.
依1938年初国民党制定的《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1939年1月17日至2月4日,陕甘宁边区第一届议会在延安召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选出议长、副议长、政府主席、副主席。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成立,这反映出当时
A.国民党已在军事上占领延安
B.边区政府由国民党政府直接管辖
C.共产党允许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D.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19.
《中英南京条约》附件规定:“向来各外国商人止准在广州一港口贸易,上年在江南曾经议明,如蒙大皇帝恩准西洋各外国商人一体赴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港口贸易,英国毫无靳惜,但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英国据此取得了新权益是()
A.四口开埠通商B.广州贸易权
C.领事裁判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
20.
一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B.设厂开矿、修建铁路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21.
2012年12月13 日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71周年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沉重愿望是
A.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B. 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 正视历史,不容篡改 D. 铭记历史,不忘仇恨
22.
1851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村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盲目对华输出商品的结果
B.中国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顽强抵抗
C.闭关锁国政策的抵制
D.中国民众的贫困与消费观念对洋货的销售不利
23.
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作出应战决定的是
A.五百人议事会B.公民大会C.元老院D.民众法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