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重大科技成就简表
材料二:16—18世纪初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教授席位的情况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16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发展存在的差异和发展特征?并各举一例近代物理学和生物学的成就。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从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初期新增课程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一: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重大科技成就简表
时期 | 中国 | 世界 |
16世纪(明中期) | 《本草纲目》 |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
17世纪(明后期到淸初) | 《农政全书》、 《天工开物》、 《徐霞客游记》 | 天文望远镜、近代化学、力学、解析几何、血液循环学说 |
18—19世纪中(淸) | | 蒸汽机、电磁感应原理、…、 |
材料二:16—18世纪初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教授席位的情况
时间 | 大学 | 增设的教授席位 |
1546年 |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 神学、希伯来语、希腊语、民法、医学 |
1619年 | 牛津大学 | 萨维里几何学 |
1621年 | 牛津大学 | 色德来自然哲学、萨维里天文学 |
1663年 | 剑桥大学卢卡西 | 数学 |
1669年 | 牛津大学 | 植物学 |
1702年 | 剑桥大学 | 化学 |
1704年 | 剑桥大学 | 天文学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16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发展存在的差异和发展特征?并各举一例近代物理学和生物学的成就。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从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初期新增课程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和成熟期,书院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和教育风格都日益完善与规范。书院注重明辨义利价值观,强调以义为本。教育以社会群众为价值主体,以社会整体利益制约个人利益。课程设置以“四书五经”作为德育课程的主体,重视学术争辩与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进行讲学,体现学术自由。宋元统治者极为重视通过书院对民众进行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教化,并尽量将二者结合起来,把统治者的统治意愿转化为被统治者的自觉要求。
——摘编自李强《简论宋元时期的书院教育及启示》
材料二:近代以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各阶层民众的教育观念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甲午战争失败后,教育救国的思想屡屡见诸报章,维新派积极推进新式学堂的开办。维新派认为,中国积贫积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良好的教育,为了变法,必先改革教育。从京师大学堂到各省的实业学堂、南洋公学等各类教学机构纷纷成立。长沙创办的时务学堂和京师大学堂设立后,把经学、理学、掌故学等列为普通学,把高等算学、格致学、农学、矿学、商学、卫生学等实学列为专门学。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书院教育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维新派教育实践的变化。
材料一: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和成熟期,书院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和教育风格都日益完善与规范。书院注重明辨义利价值观,强调以义为本。教育以社会群众为价值主体,以社会整体利益制约个人利益。课程设置以“四书五经”作为德育课程的主体,重视学术争辩与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进行讲学,体现学术自由。宋元统治者极为重视通过书院对民众进行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教化,并尽量将二者结合起来,把统治者的统治意愿转化为被统治者的自觉要求。
——摘编自李强《简论宋元时期的书院教育及启示》
材料二:近代以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各阶层民众的教育观念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甲午战争失败后,教育救国的思想屡屡见诸报章,维新派积极推进新式学堂的开办。维新派认为,中国积贫积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良好的教育,为了变法,必先改革教育。从京师大学堂到各省的实业学堂、南洋公学等各类教学机构纷纷成立。长沙创办的时务学堂和京师大学堂设立后,把经学、理学、掌故学等列为普通学,把高等算学、格致学、农学、矿学、商学、卫生学等实学列为专门学。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书院教育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维新派教育实践的变化。
3.
阅读下列材料:
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三位伟人,都曾高度重视和关注民生问题。
材料一 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要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现在俄国推翻一般大地主,把全国的土地都分到一般农民,让耕者有其田,耕者有了田,只对于国家纳税,另外没有地主来收租钱,这是一种最公平的办法。我们现在革命仿效俄国这种公平办法,才算是彻底的革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同志认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和关键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的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从三民主义、***思想到邓小平理论有哪些共同追求?
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三位伟人,都曾高度重视和关注民生问题。
材料一 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要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现在俄国推翻一般大地主,把全国的土地都分到一般农民,让耕者有其田,耕者有了田,只对于国家纳税,另外没有地主来收租钱,这是一种最公平的办法。我们现在革命仿效俄国这种公平办法,才算是彻底的革命。
——孙中山《耕者要有其田》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如果不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并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选集》第4卷
材料三 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问题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获得了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现问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邓小平年谱》
(1)根据材料一,回答孙中山在土地政策上有何新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同志认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和关键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的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从三民主义、***思想到邓小平理论有哪些共同追求?
2.单选题- (共16题)
4.
凯伦·阿姆斯特朗在《轴心时代》一文中认为:800BC年至200BC年之间,尤其是600BC—300BC间是人类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古希腊的先哲和中国先秦百家诸子几乎同时都把关注的目标转向了
A.宗教神学 |
B.自然哲学 |
C.社会现实 |
D.民主与科学 |
5.
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什么思想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
D.信仰得救;致良知 |
6.
柏拉图解释某一命题时说:“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据此判断该命题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B.美德即知识 |
C.理念论 |
D.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
7.
马丁路德说:“神的话,全部神的话,只有神的话,乃是一切的准则……教皇和一切的教法会议,都可能错误。”这种思想的社会意义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D.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 |
8.
周先慎在其《明清小说》里说到“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据此,说明“明清小说”能够“走进了千家万户”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
B.自身较强的适应性 |
C.商品经济的开放性 |
D.封建君主制的需要 |
9.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亲临泰山封禅,并命丞相李斯刻石以纪功。如果让你从书法的角度来评价李斯所刻的铭文,你认为下列哪一说法最准确
A.圆润纤细,布局均匀,画如铁石,字若飞动 |
B.起笔、运笔、转折、收笔,都能曲尽其妙 |
C.注重规范法度,端庄浑厚,雍容大度 |
D.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有意无法 |
10.
传统农学思想讲究“风土”之说,徐光启则不赞同过分拘泥“风土”的观念,且“多方购得诸种,即手自树艺,试有成效,乃广播之。”这反映出了
A.明末清初,中国实验科学的兴起 |
B.新旧观念在明清时期冲突的激烈 |
C.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
D.中国农业科技已受近代科技影响 |
11.
某文学青年喜欢自诩尊重史实,酷爱续写武侠名著。下列续写情节符合历史常识的是
①续写《寻秦记》:(战国)赵盘怀疑《九章算术》中隐藏着武功秘籍
②续写《神雕侠侣》:(南宋)杨过和小龙女行侠仗义,救了理学大师程颐
③续写《大唐双龙传》:(隋唐)寇仲率领战舰从水路攻打扬州
④续写《七剑下天山》:(清初)韩志邦很欣赏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①续写《寻秦记》:(战国)赵盘怀疑《九章算术》中隐藏着武功秘籍
②续写《神雕侠侣》:(南宋)杨过和小龙女行侠仗义,救了理学大师程颐
③续写《大唐双龙传》:(隋唐)寇仲率领战舰从水路攻打扬州
④续写《七剑下天山》:(清初)韩志邦很欣赏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2.
阿里巴巴1998年正式注册,随后,卓越、京东、凡客诚品、苏宁易购相继成立。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超过1.2万亿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购市场。2017年,中国网络零售额已突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10%以上。这说明
A.电子商务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流 |
B.发展中国家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 |
C.知识经济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
D.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经营方式的革新 |
13.
科幻片《星际穿越》是对“以一种全新的模式重建了宇宙体系,物体不只是三维空间,而是四维的,长、宽、厚与时间组成四维的时空连续统一体”科学理论的具体形象的表达。该理论的提出
A.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 |
B.为人们发现海王星提供了理论依据 |
C.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
D.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
14.
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的与时代倾向相吻合。这里的“时代倾向”最可能是指
A.俾斯麦“铁血”统一德国 |
B.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 |
C.美国独立战争和内战 |
D.第二次工业革命 |
15.
下面是1850~2000年全球能源消费历史趋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固体燃料的消费开始于1850年 |
B.2000年液体燃料完全取代固体燃料 |
C.科技进步带动燃料的发展更新 |
D.蒸汽时代人类使用液体、气体燃料 |
16.
陈独秀主张国民应该“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惟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这体现了陈独秀
A.倡导天赋人权的思想 |
B.认为人权取决于智能 |
C.崇尚无政府主义状态 |
D.主张人性自由与解放 |
17.
孙中山在1913年9月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身处十分穷困之时,仍然相信“中国是可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度,这个国度应用来作为社会主义政府的典范”;并呼吁国际社会党执行局,协助他“把中国建立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材料表明
A.孙中山深受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影响 |
B.不断失败导致孙中山转向社会主义 |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只是权宜之计 |
D.孙中山吸收世界先进思想为我所用 |
18.
2016年9月9日***同志逝世4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这一日子,某同学搜集了众多***著作。以下各段文字均出自***的著作,按时序排列整理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
B.④②①③ |
C.③①②④ |
D.③①④②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