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2735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3/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选修4:人物评说)
材料 谭鑫培,祖籍湖北江夏,父亲谭志道是一位楚剧老旦演员,因嗓音高亢,湖北观众呼作“谭叫天”,谭鑫培则被称为“小叫天”。他受家庭熏陶,自幼练功学戏,先后拜程长庚、余三胜为师。谭鑫培生活在京剧从发轫走向成熟的时期,当时徽调、汉调、昆曲、梆子、罗罗腔等争相竞妍,名家辈出。演员受各地乡土曲调所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演唱风格。清光绪十六年,谭鑫培被选在宫中演戏,为京剧演出的整体规范和质量的提升,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谭鑫培还是我国自行拍摄电影的第一人。京剧纪录片《定军山》片段成为我国自主拍摄的第一部国产影片,谭鑫培也成了我国第一位电影明星。
——摘编自马铁汉《一代宗师谭鑫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谭鑫培的地位和影响。
(2)根据材料,分析谭鑫培能够成为一代宗师的原因。

2.单选题(共30题)

2.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的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段话表明孙中山强调的革命纲领中心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3.
有学者认为文化辐射有各种成分,其中“非重要成分所引起的阻力小于决定性成分引起的阻力,因为非重要成分不会引起因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受冲击而造成的猛烈、痛苦的动 乱……”下列各项,符合这一认识的是
A.创办洋务工业
B.推行清末新政
C.提倡民主科学
D.尝试西方政制
4.
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5.
汉朝推行“以孝治天下”,对不赡养老人者,要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犯人尸体展示在街头。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不敬孝者也会被判重罪。子女杀戮父母、祖父母者,即使未遂,均判弃市(暴尸街头),殴伤长辈者同样也处弃市。这表明
A.孝道成为社会共识
B.经济发展促进道德提高
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D.专制皇权不断得到加强
6.
“灾异示警”是中国古代神学政治理论的核心主张,更是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的精神支柱,由于其与“君权神授”同为中国古代天命哲学的构成基础而广为统治阶级所接受,代代相传而深入人心。这表明
A.君主专制催生了“君权神授”思想
B.“灾异示警”有效制约了君主集权
C.言谏制度源于原始宗教迷信思想
D.统治者借宗教思想稳定政治秩序
7.
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组成一个大家庭,每个神都有自己的职权,如太阳神阿波罗、海神波塞冬等;每个神都是独立的,没有一个神可以制服其他神而成为众神之首;每个神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有自己的优缺点。由此可见,古希腊神话
A.反对天主教会权威
B.孕育了人文主义思想
C.具有唯物主义色彩
D.否定宗教神话的作用
8.
大约两千五百年前,普罗泰格拉喊出了一句影响西方至今的口号—“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的准绳。下列思想与其相吻合的是
A.“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智)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
B.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
9.
“深刻的文化产品在思想相对开放和自由的条件下才能大量涌现。在思想禁锢的情况下,人们每说一句话都要小心,每写一个字都要以君主的个人好恶为转移,其聪明才智就会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难以产生伟大的思想作品。”这段话主要指出了
A.民主有利于正确决策B.民主有利于文化发展
C.民主有利于监督政府为公民服务D.民主有利于修正错误
10.
某一时期,西欧诸国出现了一系列科学发明,科学家常常将其科学著作冠以“新”字,如培根的《新科学》、开普勒的《新天文学》、伽利略的《两种新科学》等。这反映了
A.科学取代宗教的时代要求
B.工业时代科学与技术结合
C.个人的价值得到高度崇拜
D.启蒙思想在社会全面渗透
11.
孙炳辉在《德国史纲》中写道:教廷的敲榨激起了人民的反抗。路德愤然站在斗争的前列,他采用当时进行学术探讨的习惯方式,……从而发出了公开反对罗马教皇的信号。这个“信号”直接改变了
A.罗马教会神权
B.神职人员权威
C.灵魂救赎方式
D.宗教礼仪程序
12.
有学者认为,苏格拉底把古希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下列对这一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A.提出“认识你自己”,把思考重点从自然引向自我
B.提出“知识即美德”,启发人们去追寻人生真谛
C.把古希腊哲学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D.体现了“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不懈追求精神
13.
马丁·路德在16世纪以大无畏的勇气,毅然掀起了宗教改革的历史大潮,德意志成为宗教改革风暴的策源地。导致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是
A.受文艺复兴的影响
B.德国是罗马教皇的“牛奶”供应国
C.罗马教皇对德国的剥削
D.《九十五条论纲》的传播
14.
2011年5月6日,新华网发表评论说:“醉驾入刑”体现了人对生命的尊重,是对民意的呼应,是现代社会的理性选择。下列与此观点所体现的精神类似的是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15.
下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的部分标识,融入了中国书法艺术。其构思取材于
A.篆书B.草书C.楷书D.行书
16.
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形成表格所示这种局面的原因有
项目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数量
22
25
25
9
25
7
7
8
8
 
①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支持   
②发展农业的需求
③传统科学注重应用学科   
④科举取士的促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7.
某同学围绕“中国科技成就”这一内容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下图为其中的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A.1
B.2
C.3
D.4
18.
东周时期是一个思想文化大变动、富有创造力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思想文化大变动、富有创造力的表现有
①“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②《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③屈原创作《楚辞》
④小篆成为官方文字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9.
每年中秋前后,前往钱塘江观潮的游客络绎不绝,最能科学解释钱塘江大潮成因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20.
爱因斯坦被称为“20世纪的哥白尼”,其主要依据是爱因斯坦
A.提出外力能够改变运动状态的观点
B.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C.发现了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及规律
D.正确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21.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人物中,其主张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
A.魏源
B.洪仁玕
C.李鸿章
D.严复
22.
鸦片战争后,魏源将《海国图志》增补为60卷,将西洋器艺由1卷扩充为8卷。介绍的范围也由枪炮扩展到火轮船、地雷、攻船水雷、望远镜、量天尺、风锯、水锯、千斤顶等器械的制造和使用方法。这表明此时魏源
A.希望国人能“师夷长技以制夷”
B.由学军事技术发展到学生产技术
C.要求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D.希望国人学习西方民主民权思想
23.
1924年1月,孙中山在解释新三民主义时说:“本党既服从民生主义,则所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集体主义,均包括其中。”这说明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
A.致力于谋求实现社会公平
B.主张实现社会公有制
C.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土地
D.与社会主义本质相同
24.
《辞海》是我国权威性的大型综合性辞典,它的每一次编修,都忠实地记录了历史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脚步。第六版《辞海》就收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条目。如果我们在第六版《辞海》中查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会看到
A.它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
B.它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它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D.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成果
25.
***曾说:“讲学术,这种学术也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讲的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来越多。”这表明***
A.在艺术问题上坚持“百花齐放"
B.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C.在学术问题上坚持“百家争鸣"
D.坚持学术文化自由化
2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论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科学和学术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D.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27.
刘海粟在《西洋风景画史略》中介绍道:“由其罗列之色点,描写其真现象,故能形态与光线俱臻善美,且深远处亦无不显豁呈露。”这介绍的是
A.浪漫主义美术
B.现实主义美术
C.印象派美术
D.现代主义美术
28.
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于1838年10月写成的《雾都孤儿》,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奥立弗在孤儿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人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这一作品
A.说明现实主义文学风靡一时
B.展现了伦敦环境污染的严重
C.表达作者对现实社会的迷茫
D.折射出英国社会环境的恶劣
29.
好莱坞(Hollywood)是美国电影工业的代名词。从下表所示20世纪40年代好莱坞电影主题的变化,可以推知
时间
主题
举例
1943年
歌颂苏联
《出使莫斯科》《光荣的日子》
1948年
对抗苏联
《铁幕背后》《红色威胁》
 
A.电影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
B.从合作到对抗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C.不同政权性质决定了不同国家利益
D.电影艺术必然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
30.
19世纪中后期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俄国和日本为摆脱落后境地都进行了改革。这两次改革的相同之处有
①废除农奴制度
②进行土地改革
③发展近代工业
④挽救民族危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1.
顾炎武认为:天子、君主都是一种职位,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称号。在古代,“君”是上下之通称,天子称“君”,人臣、诸侯、卿大夫亦称君,甚至奴婢称其主人,女称其父,妇称其舅,皆为“君”。天子只是“君”中的一种。材料中顾炎武
A.倡导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
B.呼吁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
C.为否定专制寻找历史依据
D.痛斥了君主专制的弊端

3.选择题(共1题)

32.电梯为居民出入很大的便利,出于安全考虑,电梯设置有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R1为保护电阻,R2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3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