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中学2017年秋季高二年级9月份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267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3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它金属制品被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16、17和18世纪,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地用金银去支付它所想要的亚洲产品(丝绸、茶叶、香料等)。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中国处于世界贸易网络的中心,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但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的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佛兰克《白银资本》—<白银资本》
材料三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替乾隆祝寿为名,向清政府提出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口岸……遭到拒绝并带来了大批的科学仪器作为礼物,希望以此引起淸朝的重视。但淸政府却将这些先进的科技成就一概视为“奇巧淫技”。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
(1)依据材料一,指出在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对外贸易中欧洲处于怎样的地位.在欧亚贸易中亚洲“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中国的政治因素分析这一变化发生的原因。
(3)结合英国的国情分析材料三中马嘎尔尼出使中国的背景,并指出马嘎尔尼在中国的遭遇反映了清政府怎样的心态.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自秦汉起,各级官员均由国家任命,无论是各地贤能被征辟或举荐到中央当官,或原在京畿居住者被外放到各地当官,大多存在有异地仕宦解决住所的需要。因此,由国家向赴任官员提供住房,大约也就在秦汉之际逐渐趋向制度化。……住房以外.官吏住所内的一应家具杂用亦由机关按入住者的身份提供。以明代淳安县署为个案,据《海瑞集·兴革条例》载,知县的家具杂用有六十三种二百余件,县丞、主薄等有六十种,典史仅十九种。洪武时,黄州府有个同知安贞,因“搜造公宇器用”,被部下吏员向按察司检举,按察司又向中央汇报。朱元璋得知后,为安贞开脱,说是:“房宇器用都是公家的,安贞若另迁他官,一样也带不走。”……另外,官员调任或退休时所有家具杂用,都要按清单归还。
——摘自完颤绍元《古代怎样解决官员住房问题》
材料二法国很早就开始实施官邸制,该制度具体名称是“公职人员职务用房制度”。……法国法律规定,住房大小与付费标准根据职务需要与地位确定。例如担任部长以上的公职,一般可以享受完全免费的职务用房,标准是家庭1-2人住3房套间,3个人住4房套间,4-5人住5房套间。中下级公职人员如果无住房就无法工作者,也参照上述标准分配住房。如果只是一般需要分配职务用房者,则应缴纳正常租金标准一半的房租。……官邸制适用范围则是总统、副总统、州长、副州长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城市市长。在美国,各级官员官邸的购买、日常使用和维护费均由政府预算负担,居住者只需每年交纳象征性的租金1美元。此外,除了国际通行的驻外大使配有官邸外,一些美国大学校长也住“官邸”。
——摘自《看各国如何实施官邸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官员公房制度实行的目的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中国古代与西方的官邸制有何异同?
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宋代诗人整体对屈原的关注,造成大规模对屈原的评价是以往任何朝代都不能相比的。为什么他们会这么执著于屈原呢?……宋代诗人通过对屈原之死、之醒、之流放、之离骚的评价,来表明自己对生死、醉醒、贬放、诗歌的认识。宋虽立国未久,各种危机已暴露出来。这些都激起了士大夫的焦虑和社会责任感。中国历史上文官官僚制度在这时已经成熟,文人士大夫既完全依附于国家政权,又是这一政权的支柱,使他们更具有政治热情,并积极表现自己的欲望。
苏轼在《屈原塔》一诗中盛赞屈原:“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李觏在《屈原》一诗中却写道:“秋来张翰偶思鲈,满筋鲜红食有余。何事灵均不知退,却将闲肉付江鱼
——摘编自游筱《屈骚精神与宋代诗人心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诗人整体关注屈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诗人对待屈原自杀问题的态度,并作简要评析。

2.单选题(共16题)

4.
“五星红旗啊,五星红旗,你将中华民族的心连在一起;五星红旗啊,五星红旗,你让全世界中国人扬眉吐气。”每当听到这首激昂、深情、优美的旋律时,作为中华儿女,眼前就会浮现那面魂牵梦萦的国旗——五星红旗。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为我囯国旗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5.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B.重庆政协会议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6.
新中国始终贯彻的一个外交原則是
A.求同存异的原则
B.独立自主的原则
C.和平共处的原则
D.对外开放的原则
7.
2007年4月,普京在一次公共场合抨击美国“几乎是毫无节制地滥用武力”。并且称美国所倡导的“单极世界”是不可接受的。这段材料表明
①美国今天仍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②美国的目的是保持其世界霸主地位  
③这反映了今天世界的政治格局为“一超多强”
④美俄两国仍然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分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
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国际政治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向多极化演变的过程。关于其演变历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阵营由美国一家独大演变为美、欧、日相互制衡
②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逐渐走向分裂和解体
③“第三世界”国家以不结盟运动的形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了制衡两扱的作用
④苏联解体促成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9.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C.铁农具的制作精细,使用范围扩大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10.
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11.
(题文)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
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其中关于“规模化”是指
A.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B.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C.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D.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2.
科学家胡克在听了某著作的提纲后说:“亲爱的先生,我真为您高兴,不过我也暗暗地为您捏一把汗啊。如果您不是生在维多利亚女王的英国,而是生在16世纪的西班牙,那您可能就会被当做异教徒而被处以火刑了!”据此推断“这位先生和他的著作”是
A.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
B.达尔文和《生物进化论》
C.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
D.牛顿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3.
明清时期的某思想家评论当时的政局曰:“人君之尊,如在天上,与帝同体……臣日益疏,智日益蔽……虽有善鸣者,不得闻于九天;虽有善烛者,不得照于九州。”解决此问题的方案应是
A.通过加强君主权力来实现尊君目的
B.实行言论自由来和谐人际关系
C.加强中央的权力以维护国家的统一
D.通过实行众治来取代君主专制
14.
下图是拉斐尔的《圣母子与施洗者约翰》。“用古希腊罗马的方法展现人体美和自然美,突破了宗教对人体的禁忌,以世俗人物的形象刻画宗教人物,以市民阶级的审美标准来诠释世界”。可见这一时期的艺术
A.标志着人文精神的起源
B.披着宗教的外衣反专制
C.以宗教形式宣扬人文思想
D.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15.
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是指
A.天赋人权B.三权分立C.人民主权D.社会契约论
16.
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其意义在于()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17.
以下各项,体现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同之处的是
A.充分肯定人的自主性
B.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
C.强调现世的物质享受
D.废除繁琐的宗教仪式
18.
之所以说宗教改革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主要是因为它
A.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藩篱
B.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C.使人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束缚
D.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19.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3.选择题(共2题)

20.方程 log12(a2x)=2+x 有解,则a的最小值为(   )
21.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