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思想流派的言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立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则乱,是以尚贤之为政本也。
材料三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夫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为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1)以上四则言论都是围绕什么中心问题而叙述的?概括四段材料各自所体现的核心主张。
(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
(3)上述四则材料中的主张,哪一种对当时的社会影响最大?说明其原因。
(4)上述四则材料中的主张,哪一种对后世影响最大?为什么?
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立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则乱,是以尚贤之为政本也。
材料三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夫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为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以上皆引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1)以上四则言论都是围绕什么中心问题而叙述的?概括四段材料各自所体现的核心主张。
(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
(3)上述四则材料中的主张,哪一种对当时的社会影响最大?说明其原因。
(4)上述四则材料中的主张,哪一种对后世影响最大?为什么?
2.单选题- (共2题)
2.
顾炎武认为:天子、君主都是一种职位,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称号。在古代,“君”是上下之通称,天子称“君”,人臣、诸侯、卿大夫亦称君,甚至奴婢称其主人,女称其父,妇称其舅,皆为“君”。天子只是“君”中的一种。材料中顾炎武
A.倡导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 |
B.呼吁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 |
C.为否定专制寻找历史依据 |
D.痛斥了君主专制的弊端 |
3.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