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陆川县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70244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2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美国教育学家卡扎米亚斯说:“所有社会’在民族危机和重大事变之后,都有过重大教育改组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教会控制初等教育.给学童灌输宗教教义、进行宗教道德教育,教授一些初步的读写算知识;中等教育强调古典语言、人文学科、文法教学,培养国家各级官员;以牛津、剑桥为中心的大学教育以古典文科、宗教神学为主。工业革命要求劳动者具备一些文化知识,19世纪英国开始建立国家化的国民教育,国家拨款扶助教育,划分全国学区,儿童强迫教育,教育与宗教分离,逐步普及义务教育;削减古典科目,增加实用性学科课程、自然科学课程,技术教育得到发展,办学方向倾向亍实用理论与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男女教育平等;大学教育也取消了宗教宣誓,增设近代科学专业,重视自然科学教学。
一摘编自《西方近现代的教育制度》
(1)英国工业革命前后,学校教育出现了哪些变化?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我国大学教育已走过了110余年的历程,此间曾经历了多次的试错过程,先后尝试了日、欧、美、苏等国模式。晚清时期改造旧式书院、仿照日本,开始建立近代大学教育体制。民国时期中国大学的发展与德、美有极深的渊源,执行“大学独立、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学生自治、通才教育、文体并重”理念,重视外语、基础理论和人文知识的学习,出现了一批当时的世界名校。50年代初期中国高等教育“全盘苏化”,进行大规模院系调整,高等教育被纳入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体制当中,以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一一摘编自<中国教育史》等
(2)对比分析材料二中中国近现代教育变革与材料一中英国教育变革的相同点。

2.单选题(共5题)

2.
1936年初,南京国民政府制定《国防计划大纲草案》,具体规划了该年的军事任务,决定修筑上海至杭州、吴江至福山、无锡至澄江三道国防线。这反映出南京国民政府
A.企图维护独裁统治
B.策划围剿革命根据地
C.准备对日防御作战
D.借抗战之机掠夺民财
3.
美国史学家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新中国成立之初,“所谓民主党派也被吸进了统一战线和政协”,“在24名新政府部长中,有11人是这些小党或无党派‘民主人士’”。其记述在客观上体现出
A.新中国政权具有鲜明的民主性
B.新中国各政党共同执政
C.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D.民主人士拥有政治特权
4.
上海机器织布局在筹办过程中,李鸿章根据一些官绅的申请,代向清政府奏请准予“酌定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措办,不准另行设局”。这一措施
A.有利于中国近代化发展进程
B.有效抵制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C.保证了民用工业的快速发展
D.限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
1937年,云南全省工业资本仅421.6万元,仅占全国的工业资本总数的1.17%,到1942年,金省工业资本额就已达20949.9万元,为全园工业资本的10.8%。该时期云南工业发展主要得益于
A.政府对经济的政策指导
B.民族工业向内地的迁入
C.滇缅国际交通线的打通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6.
据统计,20世纪最后三十年,世界最富裕的5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增长了75%,最穷困的5个国家增加了206%,世界人口增加了15亿,而绝对贫困总数减少了2亿。这说明全球化
A.推动了世界整体性进步
B.实质上是资本的全球扩张
C.有利于第三世界摆脱贫困
D.加剧了全球的利益失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