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英国东印度公司道:“在人类历史上,它完成了任何一个公司从未肩负过,和在今后的历史中可能也不会肩负的任务”。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发展历程 | 英国社会状况 |
1600年12月31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组成。 | 1215年颁布的英国《大宪章》规定:“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15世纪下半叶英国建立起君主专制制度; 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新航路; |
175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率领3000名雇佣军,击溃2万骑兵、5万步兵组成的印度军队,开始了由一家公司征服一个古老帝国的血腥历史。 1773年英国议会通过《救济东印度公司条例》,授予其对北美殖民地茶叶贸易的垄断权。 |
18世纪中叶英国开始工业革命 |
1874年1月1日,经营了274年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 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不需要有任何政府的注意,贸易自由总是会提供我们所需要的‘葡萄酒’…… 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 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
问题:
(1)根据材料,分析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的历史因素?
(2)根据材料,说明英国东印度公司对英国殖民统治所起到的作用?
(3)根据材料,归纳“1874年1月1日,经营了274年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的根本原因?
2.论述题- (共1题)
请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3.单选题- (共18题)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
A.调整变化是美国宪法保持生命力的动力 |
B.陈述了美国宪法两百年来的修正完善历程 |
C.谈判和妥协是美国宪法不断完善的有效机制 |
D.国家政治制度建设需要随经济发展而调整 |
A.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 B.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 |
C.汪精卫在武汉大肆捕杀共产党人 | D.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 |
![]() | ![]() | ![]() |
《告工人、士兵和 农民书》发布 | 《和平法令》 | 列宁接见农民请愿代表 |
A.十月革命,城市斗争的胜利 | B.十月革命,人民政权的胜利 |
C.十月革命,让战争走开 | D.十月革命,工业化的到来 |
A.启蒙思想 | B.生物进化论 | C.空想社会主义 | D.科学社会主义 |
A.一美商在沪投资开办西餐厅生意火爆 | B.京剧名角谭鑫培奉旨进宫给皇帝表演 |
C.庆祝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开通 | D.沪地学生罢课声援北京学生爱国运动 |
A.“对企业界精英充满仇恨” | B.“对劳资关系置若罔闻” |
C.“浪费性支出严重” | D.“为获取政治利益而投机” |
A.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
B.制度是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
C.古代美洲文明比非洲文明更易接受新事物 |
D.自然条件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不是决定因素 |
A.当时中国乡村社会习俗的变化 |
B.辛亥革命在中国并不彻底 |
C.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正深入人心 |
D.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
A. 贸易通道的改变
B. 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
C. 世界市场的形成
D. 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
| 材料 | 结论 |
A | 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权将他卖为奴隶 | 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 |
B | 1801—1844年,英国的伯明翰市人口从7.3万增加到20万 | 19世纪初,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
C | 1860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工人占61.4% | 当时资本主义的雇佣生产方式已经在俄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
D | 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 | 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组织 |
A.A | B.B | C.C | D.D |
A. 仿洋机制品工业→对外贸易口岸→世界大都市
B. 对外贸易口岸→仿洋机制品工业→世界大都市
C. 仿洋机制品工业→世界大都市→对外贸易口岸
D. 对外贸易口岸→世界大都市→仿洋机制品工业
①生产队在我家门口树底下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
②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泪流满面
③争胜说:“现在已经发展到信息社会,你和我妈没有电话怎么能行呢”
④菊兰偷偷地跟上一些妇女去掐喂牲口的苜蓿……后来掐不到苜蓿,便偷偷地到地里掐些小麦叶子,回来用麸子拌成菜疙瘩
按相关历史事件、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应该是( )
A.①②④③ | B.④①②③ |
C.②①③④ | D.②④①③ |

A.中国加入WTO与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背 |
B.中国申请加入WTO旨在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 |
C.加入WTO后中国一些企业有望增强垄断地位 |
D.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 |
A.顽固派 | B.洋务派 | C.维新派 | D.革命派 |
A.提倡维新变法 |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
C.宣传科学救国 |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
A.史学家因其个人立场、文化背景不同,因而对历史的解释会不同 |
B.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历史学家,可以不凭借史料而加以说明、解释 |
C.历史著作的编撰,其客观性、科学性是否存在和真实而令人怀疑 |
D.历史学家凭其掌握的资料,阐释历史事件因果而重建历史的真相 |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趋势 |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
4.选择题- (共6题)
节日是破解一个民族特征的密码。一个民族信仰什么、看重什么、期待什么,往往可以通过节日一窥究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③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集中展示和体现
④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谢:A.表示感激 B.道歉或认错 C.辞去 D.凋落
①花谢了{#blank#}1{#/blank#}
②上门谢罪{#blank#}2{#/blank#}
③谢绝参加{#blank#}3{#/blank#}
掠:A.夺取 B.轻轻擦过
④声响在麦叶上掠过{#blank#}4{#/blank#}
⑤掠夺财宝{#blank#}5{#/blank#}
注: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由2010年的37.3%提升到目前的51.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1年的39%提升到目前的52.2%。
材料二:A省采取一系列措施,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打造多点支撑的消费增长格局;把创新驱动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重点任务,增强现代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的带动作用。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