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和美国作为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哪些朝代开创的何种制度?图示二中的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各自拥有什么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对图示二这一制度进行简单评价。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政体?图中体现了该国政体的什么特点?
总统、国会、联邦法院各自拥有什么权力?
(3)材料一和材料二、三中都体现了对权力的分割,结合所学谈谈它们实质上的不同。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哪些朝代开创的何种制度?图示二中的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各自拥有什么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对图示二这一制度进行简单评价。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政体?图中体现了该国政体的什么特点?
总统、国会、联邦法院各自拥有什么权力?
(3)材料一和材料二、三中都体现了对权力的分割,结合所学谈谈它们实质上的不同。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交子被认为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发行于北宋时期1023年的成都。据清《续通典·食货》的〈钱币·上〉写着,交子应为三年一届,其肇因始于宋代之铜钱与铁钱溷用而不便于携;……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
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益增多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材料二概括交子流行的原因
材料三:英国在19世纪30——4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化的实现导致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繁荣。伴随着伴随着英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其金融业也非常发达,这促进了英国成为最为强大的殖民主义国家,其殖民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真正的“日不落”帝国。与此同时,这也促进了英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从而使伦敦成为当时的国际金融中心。
——南方网《金融中心漂移说》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原因。材料四: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1944年,主要欧美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3)依据材料四,指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变化及原因。

材料二:交子被认为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发行于北宋时期1023年的成都。据清《续通典·食货》的〈钱币·上〉写着,交子应为三年一届,其肇因始于宋代之铜钱与铁钱溷用而不便于携;……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
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益增多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材料二概括交子流行的原因
材料三:英国在19世纪30——4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化的实现导致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繁荣。伴随着伴随着英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其金融业也非常发达,这促进了英国成为最为强大的殖民主义国家,其殖民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真正的“日不落”帝国。与此同时,这也促进了英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从而使伦敦成为当时的国际金融中心。
——南方网《金融中心漂移说》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原因。材料四: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1944年,主要欧美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3)依据材料四,指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变化及原因。
2.单选题- (共20题)
3.
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割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
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社会的构建 |
B.资产阶级和君主专制的斗争 |
C.民主代议制和共和政体的建立 |
D.“权利”的诉求和“人权”的伸张 |
5.
列宁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十月革命“用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的含义是
A.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来夺取政权 |
B.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推进国家的现代化 |
C.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
D.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
6.
我国现行宪法历经多次修订。1988年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的条款。1993年宪法修正案肯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地位。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反映出我国( )
①思想解放不断深入②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④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①思想解放不断深入②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④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 |
7.
一位军事院校的教员在讲述“隧道”一词时,因举了一个“纽约地铁”的例子,而受到上级严厉的批评,被指责为“崇美”,他被告知,应举“莫斯科地铁的例子”。这位教员应是
A.戊戌变法时期京师大学堂的教员 |
B.国民革命时期黄埔陆军学校教员 |
C.过渡时期新中国某军事院校教员 |
D.“文革”时期某工农学校的军事教员 |
8.
下表(数据来源:杨国昌著《当代世界经济棍论》)所反映现象的合理推论是美国进出口美国进出口贸路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


A.促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休系 |
B.强化了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同盟关系 |
C.经济多极化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
D.加速欧共体变成经济兼政治性质的组织 |
9.
根据北魏的均田制,大部分国有土地授出后要求受田者年老身死时交还国家再分配,但这种“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这说明均田制客观上
A.抑制了土地兼并 |
B.造成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 |
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
D.加剧了皇权的衰落 |
10.
宋代的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同的,南方增长极快。南宋末年,临安府九县人口达到124万,尚不包括不下十万人的军队,西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也不过10万人口。这主要反映了宋代
A.政治中心东迁的趋势 |
B.多子多福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
C.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
D.小农经济较之庄园经济更稳定 |
11.
武则天在位期间,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她还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体现了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 |
B.武则天时期实施重农抑商政策 |
C.唐朝加强对农业的技术指导 |
D.古代农业在唐朝已经基本定型 |
12.
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A.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
B.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 |
C.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呜,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
13.
下图是近代欧洲城市化进程表,对欧洲城市化进程加快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据(英)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
年份 | 万人以上城市比例(占总人口) | 万人以上城市数量(个) | 平均城市规模(千人) | 欧洲总人口(百万人) |
1500 | 5.6 | 154 | 22 | 61.6 |
1650 | 8.3 | 197 | 31 | 74.6 |
1800 | 10.0 | 364 | 34 | 122.7 |
——据(英)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
A.“圈地运动”的开展 |
B.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C.工业革命的完成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14.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43—1715)任用柯尔柏作为财政总监,先后两次大提关税,几乎排斥了英荷等国毛纺织品的进口,极力招徕外国的能工巧匠来法国定居开业。其做法
A. 与工业化的潮流背道而驰
B. 直接引发了法国与英国之间的战争
C. 符合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D. 使法国成为西欧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A. 与工业化的潮流背道而驰
B. 直接引发了法国与英国之间的战争
C. 符合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D. 使法国成为西欧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15.
下面是某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比例示意图。这一时期


A.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C.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最大的障碍 |
D.国家干预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
16.
1870年,31岁的美国人洛克菲勒把两座炼油厂和石油输出商行合并,创建了美孚石油公司。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6家炼油厂。这体现了
A.第二次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
B.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发生了变化 |
C.美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
D.石油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
17.
下图中数据的变化表明,1870~1910年间


A.西方国家主导了海上航运业 |
B.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海上航运业的产生 |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D.海上航运业的机械化程度得到大幅度提高 |
18.
有学者指出:“洋务运动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这种方法使得政府既是裁判又是球员。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可见,当时中国
A.资本原始积累具有专制性 |
B.近代化需突破体制束缚 |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出现 |
D.官商一体有悖经济规律 |
19.
北洋政府农商部于1914年4月11日颁布了《植棉制糖牧羊奖励条例》,11月3日又颁布了《森林法》,规划在黄河、长江、珠江上游地区营造保安林,以预防水患保养水源。1915年6月30日,颁布《造林奖励条例》:“凡经营特种林业于国际贸易有重大关系者,或胜造船筑路等各种大工程之用者,农商部认为有被助之必要时,得按其面积株数,核给奖金。”这些奖励政策
A.体现了北洋政府崇尚宪政,重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B.得益于新文化运动对政府执政理念的影响 |
C.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工业布局的调整 |
D.促进了农业的多种经营和轻工业的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 |
20.
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文中的“当时”是指
A.清朝末年 |
B.民国初年 |
C.民国后期 |
D.“文革”前后 |
21.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