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2274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8

1.单选题(共30题)

1.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规定:“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这反映的实质是
A. 《十二铜表法》严酷野蛮
B. 维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 此法保护了雅典人民利益
D. 注重良好道德行为培养
2.
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A.君主制和议会制
B.君主制和共和制
C.立宪制和共和制
D.总统制和议会制
3.
“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A.军国主义色彩
B.民主主义色彩
C.专制主义色彩
D.民族主义色彩
4.
某首革命歌曲这样唱道:“……兵临贵阳逼昆明,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下列各项与歌曲关联度最密切的是
A.秋收起义
B.红军长征
C.挺进中原
D.三大战役
5.
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是指
A.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
B.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
C.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
D.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6.
右图是江政启《漫画中国史》中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A. 鸦片战争后西方势力开始进入中国沿海
B. 列强向清政府提出了进一步的无理要求
C. 鸦片战争是由英、法、美等共同发起的
D. 《南京条约》刺激帝国主义瓜分中国野心
7.
范文澜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概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宗派、保守、安乐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最能体现太平天国“这些特性”的是
A. 金田起义
B. 定都天京
C. 天京变乱
D. 颁布《资政新篇》
8.
有人说“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历史的引领者”。“历史的引领者”是指
A.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B.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
C.促进了俄国社会转型的迅速完成D.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
9.
1986年美国记者华莱士在采访邓小平时问道:“台湾有什么必要同大陆统一?”邓小平说:“……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这说明中央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出发点是
A. 考虑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
B. 充分尊重台湾历史和现状
C. 保障两岸关系的稳定繁荣
D. 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10.
1954年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进一步缓解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有关国家在瑞士举行国际会议,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出席。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C.万隆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1.
邓小平说:“不要怕外国人议论,管他们说什么,无非是骂我们不开明。多少年来,我们挨骂挨得多了,骂倒了吗?总之,中国人的事中国人自己办。”邓小平意在说明
A.西方社会制度不符合中国国情
B.中国要坚持独立自主的道路
C.崇洋媚外的社会风气必须改变
D.中国不能推行市场经济体制
12.
下图是一部iPhone手机设计、生产完成情况。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世界
A.贸易自由化
B.经济区域化
C.政治一体化
D.经济全球化
13.
某书写到“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的事件……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加入上海合作组织
B.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C.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14.
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的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
货物
单位
1843年的税率
1858年的税率
棉花

6.54%
5.72%
印花布

14.25%
4.98%
棉纱

6.94%
4.85%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拿解体
B.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列强控制中国棉纺织业命脉
D.中国洋务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
15.
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取得一定成功,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其理论依据是
A.重商主义
B.自由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货币学派理论
16.
《墨子》中记载“农夫早出暮归,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该材料反映的是
A.计划经济
B.市场经济
C.商品经济
D.小农经济
17.
鸦片战争前,“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这段描述从实质上反映清政府
A.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B.限制外国人人身自由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尽力避免海难的发生
18.
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工业品,及其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白银,再把这些白银运往亚洲,换取亚洲的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香料、胡椒,运回欧洲。材料说明
A.新航路开辟后洲际经济联系大大加强
B.亚洲和美洲已成为西方工业品市场
C.掠夺美洲是西欧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
D.亚洲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19.
下图曲线反映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走向。图中发展的高潮的原因是

A. 外资企业的刺激
B. 南京国民政府政策推动
C.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D.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20.
下图是1953~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曲线图,导致B点谷值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发展
B.“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
D.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结果
21.
在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通常是指人文主义、人本主义,而“人文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下列最能体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C.“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D.“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22.
宋代之前,音乐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教化,庄严、正经的宫廷音乐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到了宋代,以娱乐为目的的市井音乐(类似于流行音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宫廷音乐则逐渐衰落,让位于市井音乐。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市民社会的形成
B.民间教育的发达
C.宋代理学的兴起
D.频繁的对外交流
23.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之花没有在中国结果,相反却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果实。其意在说明中国四大发明
A.对中国社会发展毫无意义
B.是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
C.有助于欧洲新航路的开辟
D.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起推动作用
24.
1846年某日,德国天文学家加勒在根据某科学定律推算出的位置上找到了一颗后来被命名为海王星的行星,这一天被人们评价为某理论“最辉煌的一天”。该理论是
A.普朗克量子理论
B.达尔文进化论
C.爱因斯坦相对论
D.牛顿经典力学
25.
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C.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D.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26.
20世纪20年代有历史教科书在介绍儒家思想时写道:“其宗主为孔丘”,不仅直呼孔子为孔丘,而且对孔子整理典籍的说法也表示了很大怀疑。这种暗含批评孔子之意的做法受到了
(  )
A.洋务运动的影响B.维新运动的影响
C.抗日战争的影响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7.
***:“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材料体现的根本宗旨是
A.提高党和国家执政能力
B.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
C.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D.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结晶
28.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一决定的核心主张是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扫除青壮年文盲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加强教育,提升民族素质
29.
某文学艺术流派产生于18世纪末期,它促使人们对于陌生而又久远的社会和历史时代产生新的兴趣。那些遥远的时代,在这一流派的文学艺术家们看来充满魅力、多姿多彩,尽管事实可能并非如此。该艺术流派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印象主义
30.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C.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多选题(共8题)

31.
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A.虎门销烟
B.签订《北京条约》
C.香港回归
D.签订《马关条约》
32.
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去飞的形象。下图是该剧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有
A.国共两党意识形态趋同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国民党已放弃反共立场
D.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33.
二战后美苏两大阵营对峙,世界两极格局形成。下列选项中,冲击两极格局的有
A.欧共体的形成和发展
B.日本的崛起
C.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D.国际恐怖主义威胁
34.
潘岳曾说,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下列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有
A.思想解放运动推动社会文明转型
B.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转型
C.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
D.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
35.
1962年,安徽一位基层干部给中央上书说:“责任田的办法是农民的一个创举,是适应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尽管有人责难它‘糟了’、‘错了’,然而广大农民群众总认为是‘好了’、‘对了’。”由此可知
A.该干部否定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B.已经普遍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当时局部地区出现了包产到户
D.该干部认为责任田有利于农业生产
36.
下图是民国时期新式婚礼的照片。从中可以提取的信息有
A.中国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B.中国新旧事物同时并存
C.中国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
D.中国社会彻底摒弃传统婚礼
37.
下列对黄宗羲、卢梭两位思想家共同之处的表述错误的有
A.都主张通过改革推翻君主制
B.都是工业革命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
C.都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都促成本国不久爆发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
38.
英国人戈登曾说:“我所认识的中国人之中,只有李鸿章比较热心改革,他具有进步的思想。”下列各项与李鸿章相关的有
A.最早在中国提出“师夷长技”
B.“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C.最早在中国提出进行政治改革
D.主张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0道)

    多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