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226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4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荣氏家族企业的兴衰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6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而招到当地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他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员支持实业,最终才促成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等企业的创办。
材料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得争相购买……机制面粉物美价廉,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中立足、发展起来。
(1)根据材料一支持荣氏企业在创办初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概括材料二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因素。
(3)假如你是1916年某报的记者,请你为荣氏企业的面粉写一句广告词(不超过20字)。
2.
世界历史的发展表明,各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既各具特色又具有共同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的半死得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材料中所说的俄国“能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谁?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挽救危机?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4)上述三则材料从本质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现代化道路。结合材料,概括指出两种现代化道路的相同之处。从中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2.单选题(共18题)

3.
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4.
20世纪30年代后,美国一直将农业作为特殊行业给予国家补贴。二战后,欧洲国家和日本也实行农业补贴政策。这些国家的做法
A.旨在保护小农经济
B.是凯恩斯主义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C.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D.表明农业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5.
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过程中制作的知识结构图。图中①②处应分别填写的内容是
A.铁犁牛耕出现男耕女织
B.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种植养畜相结合
C.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封闭分散
D.铁犁牛耕出现封闭分散
6.
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A.北宋中期B.元末明初C.明末清初D.鸦片战争时期
7.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中讲道:“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出19世纪后期出现了新的经济现象,该现象的实质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财富资源的猎取
8.
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A.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知识经济
B.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全球化
C.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经济危机
D.工业革命、全球化、新经济
9.
189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诗人吉卜林在《白人的负担》一诗中写道:承担起白人的负担,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弟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奴隶(殖民地)的需要。这表明吉卜林
A.鼓励欧洲的殖民扩张
B.认为欧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C.反对种族歧视的政策
D.认为欧洲应该学习殖民地文化
10.
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②工业革命
③殖民掠夺 ④奴隶贸易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1.
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的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
D.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12.
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1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企业集团。张謇的企业发展的原因可能是
A.洋务运动的诱导
B.外国资本的大力援助
C.西方列强的放松侵略
D.“实业救国”爱国思潮的推动
13.
“从总体上审视洋务运动……在中国搞现代化运动还是具有便利条件的,如中国人不排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与欧洲现代化开始时相比中国人的文化水平一般要高出很多。但是士大夫阶层参与度不够,致使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人才长期匮乏。”由此可知,该材料认为阻碍洋务运动发展的根源在于
A.缺乏政府的扶植与支持
B.士大夫阶层的参与度低
C.中国人排斥西方技术
D.传统文化与观念的束缚
14.
史书记载:1873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A.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B.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
C.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
15.
(题文)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国民政府采纳了共产党人的建议
B.目的是为赢得抗战的胜利积聚力量
C.说明中国开始引进现代企业制度
D.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6.
1997年至2001年,我国的股份制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从7.2万发展到30多万家,截至2002年底,上市公司已达1270家。这一时期股份制企业发展迅速,说明我国
A.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B.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
C.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加快
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7.
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不想饿死的农民在一起赌咒发誓,签下分田到户的“生死契约”,成为中国改革的一个起点。他们的这一举动
A.超越了我国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B.是政府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C.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D.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18.
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19.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C.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0.
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3.选择题(共3题)

21.

已知向量 BA =( {#mathml#}12{#/mathml#} , {#mathml#}32{#/mathml#} ), {#mathml#}BC{#/mathml#} =( {#mathml#}32{#/mathml#} , {#mathml#}12{#/mathml#} ),则∠ABC=(  )

22.写出划线的反义词。

①这句话是正确的{#blank#}1{#/blank#}

②两个铁球总是同时着地{#blank#}2{#/blank#}

③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blank#}3{#/blank#}

④做一次公开试验{#blank#}4{#/blank#}

23.写出划线的反义词。

①这句话是正确的{#blank#}1{#/blank#}

②两个铁球总是同时着地{#blank#}2{#/blank#}

③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blank#}3{#/blank#}

④做一次公开试验{#blank#}4{#/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