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有学者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看作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早期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历史上考察,经济全球化过程至少开始于14世纪末期,欧洲人在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和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之后,率先进行了跨越大洋、联系外部世界的远航,在此后的几百年间,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确立和西欧国家的对外扩张而不断推进,但在19世纪结束之前,由少数发达国家强行推进的全球化还是体现在对外贸易的扩大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政治统治上。
——(英)查尔斯·欧蒙《全球化和地区开发》
材料二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时代,“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和全球化,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来自国家;“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来自企业;而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
——(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1)根据材料一指出,查尔斯·欧蒙认为14世纪末至19世纪促使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在“1.0时代”和“2.0时代”之中任挑一个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材料一从历史上考察,经济全球化过程至少开始于14世纪末期,欧洲人在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和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之后,率先进行了跨越大洋、联系外部世界的远航,在此后的几百年间,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确立和西欧国家的对外扩张而不断推进,但在19世纪结束之前,由少数发达国家强行推进的全球化还是体现在对外贸易的扩大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政治统治上。
——(英)查尔斯·欧蒙《全球化和地区开发》
材料二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时代,“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和全球化,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来自国家;“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来自企业;而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
——(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1)根据材料一指出,查尔斯·欧蒙认为14世纪末至19世纪促使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在“1.0时代”和“2.0时代”之中任挑一个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单选题- (共5题)
2.
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一改早前支持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态度,在后来欧共体都柏林峰会上豪言:“把我的钱还给我!”2016年6月,英国公投382个投票区计票最终结果显示,51.9%的民众选择支持脱离欧盟;48.1%的民众投票反对英国脱离欧盟。这说明
A.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
B.欧洲一体化损害了英国的国家利益 |
C.英国民众希望控制英国外交事务 |
D.一体化深化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 |
3.
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
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
4.
(题文)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把它们对立起来是错误的。”对以上决定认识正确的是
A.探索克服计划经济弊病的途径 |
B.实行政企分开以增强企业活力 |
C.对外开放,创办沿海经济特区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5.
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第一个“权威”最可能指的是
A.上帝 |
B.罗马教皇 |
C.君主 |
D.马丁·路德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