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西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205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14年中国棉纺织厂投资及拥有纱锭情况简表
企业类型
1913年开工纱锭数
1913年织布机数
1914年厂平均拥有纱锭数
外商
338,900锭
1,986台
51,664锭
华商
484,192锭
2,016台
23,686锭
 
材料二   1911年至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年至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平均每年近37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1914年民族资本纱厂只有21家,产纱锭503104枚,到1922年纱厂增加到65家,当年共产纱锭1632074枚。这一时期,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1912年的180万吨,仅增加到1919年的330万吨。
——王方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
材料三  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简表(单位:家)
省区
直隶(含京津)
江苏(含上海)
浙江
广东
山东
福建
湖北
奉天
陕西
其他
各省
工厂数
455
155
42
33
31
20
19
19
3
5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请回答: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什么时候在什么地区兴起?(3分)
(2)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中国棉纺织业状况如何?(2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4分)
(3)依据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4分)

2.单选题(共12题)

2.
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西方列强极力阻挠和破坏
B.创办的近代企业生产技术落后
C.未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
D.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不幸战败
3.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
A.出现了不少工商业繁荣的城市
B.制瓷行业中出现分工很细的技术分工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纺织行业中出现由“机户”开设的机房
4.
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强化了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
在反映中国古代历史的影视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大作坊里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这种手工业的经营形态是。
A.官营手工业
B.田庄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个体小企业
6.
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的、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的历史人物是
A.麦哲伦
B.达·伽马
C.哥伦布
D.迪亚士
7.
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6世纪欧洲的市民
①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
②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
③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
④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
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其中“转变"的含义是()
A.东方从属于西方格局的形成B.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民族主义萌发
9.
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直接目的是:(  )
A.辅助军事工业B.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
C.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D.瓦解本国的自然经济
10.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不包括: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C.民族资本家的自身努力
D.洋务企业的诱导
11.
洋务运动中最成功最有远见的活动是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C.创办近代新式海军
D.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12.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的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13.
下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
A.西汉
B.曹魏
C.南朝
D.唐朝

3.选择题(共1题)

14.

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判断对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