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二中2019届高三第二学期选考模拟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702024

试卷类型:一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3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好民族关系是历代政治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彼此不为寇仇,不举兵革,不相侵谋封境。”
“再续慈亲之情,重申邻好之义。”

——《唐蕃会盟碑疏释》王尧

材料二 清人议论说,科尔沁“土谢图亲王、达尔汗亲王、卓里克图亲王、扎萨克图郡王四爵,俸币他部独增,非为礼崇姻戚,抑以其功冠焉”

——摘编自《皇朝藩部要略》卷二,内蒙古要略二

材料三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章

(1)依据材料一、二,比较唐、清中央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差异。用一句话分别概括唐、清民族政策的作用。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
(加试题)战争几乎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同样久远,曾经深刻影响并塑造了人类历史进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种极不相同的交战者在这20余年(1792-1815年)相互对峙,他们的实力和制度都极不相同。作为一个国家,法国为了自身的利益愿望而与其他国家对抗;但另一方面,作为革命的化身,法国又呼吁世界各国人民推翻暴政争取自由。于是保守和反动的势力都一致反对它。无疑,经过革命最初的天启年代之后,对抗两边的差异性逐渐减小了。到拿破仑统治末期,帝国主义征服和剥削的因素已经压倒了解放的因素。一般来说,交战双方的阵营是很不平等的,除法国本身以外,只有美国在感情上倾向法国一边,但美国在大部分时间都保持了中立,至于其他的盟友,是以意识形态方面的为主,而不是国家权力本身。

——摘编自(英)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

——1848》

材料二  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火波及了绝大多数的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无法计算。世界大战的惨烈和威胁也引发了人类对和平的不懈追求。

——摘自人教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前言

(1)依据材料一指出拿破仑战争的性质,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在感情上倾向法国,但大部分时间保持中立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20世纪40年代-70年代,人类为争取和平、维护和平做出的经济、法律和文化方面的积极努力。
3.
(加试题)古罗马文明是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代表,对人类文明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

——(十二铜表法》第三表

材料二 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规则,与自然相吻合,适用于所有的人。
无论以元老院的决议或是以人民的决议都不可能摆脱这样的法律

——摘编自《论法律》《论共和国》(西塞罗)

材料三 罗马法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说它是现实的,因为它至今是西方现代的法律中一个因素,并在其过去就对未来的社会已有了经典性的概括,蕴含了“现实”;说它是历史的是因为今天的西欧大陆法律源于古希腊罗马法律并经中世纪发展而来。

——摘自《罗马法在中世纪西欧大陆的影响》苏彦新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十二铜表法》在当时的积极意义;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自然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2)阅读材料三,请任选一种视角分析古罗马文明的影响,侧重分析古罗马文明是现实的,结合所学从古罗马对近代欧洲发展的具体影响加以阐述;侧重分析罗马法是历史的,结合所学从罗马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关系加以阐述。

2.单选题(共19题)

4.
《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5.
在18世纪的英美思想界,人们一般都还是局限于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民主”这个词,即把它看作古希腊的那种只适用于城邦政治的直接民主,并常常把它等同于动荡、混乱甚至“暴民专政”。为防止这种“民主”出现,1787年宪法制定时采取的措施是
A. 规定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
B.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
C. 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D. 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6.
下表为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国名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量
比例
中国
3.6亿
人均0.75便士
1
洪都拉斯
14600人
人均934.5便士
1246
 
A.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B.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C.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D.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洪都拉斯
7.
1938年5月,蒋介石在总结抗战形势时说“我欲打破其安占华北之战略,一则逼其军队不得不用于江南,二则欲其军队分略黄河南岸”。这段话当指
A.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抗战
B.淞沪会战分散日军兵力,粉碎其速亡中国的企图
C.武汉、广州失守后,抗日战争将进入相持阶段
D.百团大战在华北地区沉重打击了日军
8.
下图为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图中显示了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交高潮,这三次建交高潮
A.都与当时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有关
B.都与美国有直接联系
C.体现了中国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
D.说明中国实行多边外交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贝奈斯总统领导的民主联盟曾被视为东西方之间可能的桥梁,但在预定举行的大选中共产党人在1948年2月夺取了政权。从当时国际环境看,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是
A.美苏两国关系的日趋紧张
B.“冷战”由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而引发
C.两极格局形成导致欧洲的分裂
D.马歇尔计划激化了欧洲国家内部矛盾
10.
萨拉丁是16世纪中期葡萄牙里斯本的一位市民,严重的通货膨胀,让他感觉自己的生活费用不断增长,但生活质量却不断下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意大利阻断了商路
B.美洲黄金的大量输入
C.政府进行对外战争
D.股份公司垄断了商品
11.
蒋廷黻先生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咸丰六年的《天津条约》和十年的《北京条约》,条款虽很多,主要的是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历史上的意义不外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要密切了。这种关系同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奕诉与文祥绝不转头回看,留恋那已去不复回的闭关时代。”他意在强调条约的签订
A.导致外国势力发展到北京
B.开启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C.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D.激起了清政府的自强运动
12.
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执政时期(1837年—1901年)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顶点时期,也是大英帝国科技文化的全盛时期。下列属于这一时期英国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A.富尔顿发明汽船
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C.西门子成功研制发电机
D.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3.
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14.
有人这样改编李清照的词:红藕香留在深秋,夫妻相思,无眠不愁。锦书不自云中来,轻敲键盘,意在心留。花未飘零水常流,电子邮件,可以解忧。可视电话人相看,喜上眉头,甜在心头。这说明
A.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B.信息时代疏远了人们的感情
C.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D.人们越来越受制于现代科技
15.
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做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指的是
A.报纸
B.广播
C.电影
D.电视
16.
“北宋至明清时期除了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也在慢慢孕育发展。”下列各项属于材料中“新文化”范畴的是
A.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B.郑板桥的《兰竹图》
C.杂剧和散曲
D.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17.
在2015年央视春晚节目中,《梨园芳华》糅合了京剧、川剧等各派戏曲艺术,呈现出浓浓的中国风韵。下列关于“戏曲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元杂剧是宋元时期流行的戏曲形式
B.京剧融合了徽、汉等众多剧种增长
C.首部影片《定军山》展现了昆曲魅力
D.“双百”方针使戏曲艺术一枝独秀
18.
我国古代某一时期,国家统一民族融合,青瓷与白瓷闻名世界,火药用于军事,其京都为当时东西文明的交汇中心,这一时期应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9.
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
下表是全球电影历史票房排行前10强(到2008年5月止),这反映出电影事业
排名
片名
排名
片名
1
泰坦尼克号
6
哈利·波特5
2
指环王3
7
星球前传1
3
加勒比海盗2
8
指环王2
4
哈利·波特1
9
侏罗纪公园1
5
加勒比海盗3
10
哈利·波特4
 
A.并没有受到经济大危机的显著影响
B.以战争题材来获取市场
C.受科技发展的影响日渐明显
D.相比其他艺术形式更能被大众接受
21.
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四国条约》
B.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十月革命——社会主义思潮
C.罗斯福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
D.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突袭波兰——德国投降
22.
通常情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主张不能以1975年或者1978年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
A.1954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
B.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C.文革时期宪法修订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D.1982年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选择题(共3题)

23.

体育课上王强同学为了检查篮球气是否充足,于是手持篮球自离地面高度0.8m处以3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球与地面相碰后竖直向上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已知篮球的质量为1kg,球与地面接触时间为1s,若把在这段时间内球对地面的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求此力的大小.(空气阻力不计,g=10m/s2

24.根据上下文或特定要求填写古诗文句
25.把下面的词语分为两类,按顺序写下来。

善良

丑恶

尊重

朴实

自私

宽容

虚假

缺德

欺诈

真诚

①{#blank#}1{#/blank#}

②{#blank#}2{#/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