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200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4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二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材料三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访友、观光或者来做生意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活动的已有近800万人次,其中1995年达133万人次,占台湾出境人数的1/3。大陆去台湾探亲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人员也有7000多人次。
材料四2008年3月22日台湾举行了入联、返联公投,因参与公投的人数,均未达法定成案门槛,遭到否决。华盛顿时间2008年10月3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决定向台出售总价值64.63亿美元的先进武器装备。2008年10月21日,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以厦门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的身份来台进行学术交流,在参访台南孔庙时,遭到绿营支持者的暴力攻击。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是如何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为扩大基层民主,我国通过了哪些法律文件?
(3)据材料三归纳80年代至90年代两岸关系进展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4)举近代中国人民捍卫台湾主权的史实。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
2.
阅料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较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两项主要不同信息并予以说明。
3.
现实问题的讨论往往会投射到对于历史问题的关注。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转型成为近年来历史学界普遍关注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社会。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等的平民社会。就宋代而言,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学术思想亦如艺术,亦均随时代而变。

——钱穆《理学与艺术》

材料二 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绪论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

——刘燕、万欣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概述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作者提出“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的理由。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三元并存与互补”指的是“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从这三个角度展开,指出现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
4.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民主政权应当在政策上和阶级实质上,都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即一切拥护抗日统一战线、不投降、不反共、不倒退的人都应当吸收其代表加入政权……而是以工农小资产阶级为主,同时又不拒绝进步的中产阶级分子及进步士绅参加的政权。
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则,在(政权)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1940年)
材料二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第十一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各种生活资料的所有权。
第十二条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三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比例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9年,修订后的“选举法”规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2010年春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修改为1∶1。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政权建设的原则和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54年宪法包含的基本原则和精神。1954年宪法在新中国政治建设中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说出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纵观人大代表选举方式的演变,简述新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了怎样的演变轨迹。

2.单选题(共21题)

5.
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要求各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阅读一些主要参考文件
国剧
宪法
苏俄(联)
1918年宪法:1935年宪法
中华民国
1913年天坛宪法案;1923年曹混宪法;1945年中华民国宪法
法国
1945年宪法
其他
罗马尼亚,波兰,捷克等国宪法
 
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起草工作的特点是
A.民主政治建泛趋于制度化
B.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
C.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
D.深受“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影响
6.
1950年5月蒋介石在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对大陆“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1979年元旦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和平统一”。这两份《告台湾同胞书》都
A.以“一个中国”为前提
B.反映了国共关系走向缓和
C.有利于国家的和平统一
D.说明了国共两党对抗激烈
7.
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八二宪法”
A.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
B.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C.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D.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8.
“中央人民政府应争取早日制定恢复和发展全国公私经济各主要部门的总计划。……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上述材料见于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9.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下列内容属于的“民主增量”的有
①首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④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10.
1982年宪法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章放在“国家机构”之前,使本次修宪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据此可知,这次修宪“新”在
A.凸显了宪法保障人权的核心价值
B.体现对人文主义的一贯追求
C.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
D.反映了主权在民的宪法原则
11.
1949年,在讨论《共同纲领》草案时,有代表提出应该把“实现社会主义”写进《共同纲领》,但以***为代表的党中央没有同意这个提议。对党中央所持态度的合理解释是当时
A.《共同纲领》暂不具有宪法效力
B.中共对革命前途缺乏清醒的认识
C.中国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
D.中共力求避免重蹈右倾覆辙
12.
到1968年9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普遍建立了军、干、群“三结合”的领导机构,作为各级地方的临时权力机构。该机构
A.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大倒退
B.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D.有利于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积极性
13.
香港回归近二十年,依然充满荣景、动感、祥和,依然是璀璨耀眼的东方明珠,依然是引领时代潮流的国际大都会。中央政府在香港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有
①“一国两制”
②“港人治港”
③“民族自决”
④“高度自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4.
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改,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
A.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B.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
C.我国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D.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15.
南方网记载,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这主要反映了
A. 一些领导干部专制作风严重     B. 有法不依的现象十分严重
C. 亟待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D. 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16.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下表中体现的共同的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17.
1954年全国人大在宪法修改过程中,有代表提出在第三条第三款中“各民族都有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中应补上“也有使用的自由”。最终,宪法将其确定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这主要体现了
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力求创新
B.新中国追求各民族平等
C.新中国推行“百花齐放”的方针
D.我国语言文字丰富多彩
18.
2014年4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方将继续为推动朝鲜半岛形势软着陆发挥积极作用。中方一贯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我们反对任何可能导致局势紧张的行为,主张通过对话解决问题。这表明了
A.中国在APEC等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B.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
C.我国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D.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9.
日内瓦会议前夕,与会国的会议态度可以分为三类:苏、中、越的主导意见体现为苏联、中国的与会政策,即谋求通过会议达成协议,恢复印支和平;美国坚决拒绝缓和;英、法两国持观望态度。这说明日内瓦会议
A. 被美苏两大国左右
B. 两大阵营界限分明
C. 带有强权政治色彩
D. 中国主导会议进程
20.
1975年3月,中国艺术团拟赴美巡回演出,美国国务院要求中方取消艺术团预备曲目中的《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因为歌词里有“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美方难以接受。中方坚持“宁可不去,也不能不唱”。这一现象说明
A.美国反对一个中国原则
B.美国对外政策坚持霸权主义
C.美国违背了《中美建交公报》
D.“文革”左倾错误影响中国外交
21.
以下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情况统计表》,该材料最适合用于研究改革开放时期
A.一边倒政策的放弃
B.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的转变
C.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
D.多边外交的形成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国以后出现三次建交高潮: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第二次是1956-1965年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第三次是20世纪70年代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和第三次建交高潮的出现得益于
A.日内瓦会议中美关系改善
B.联合国大会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万隆会议中美关系改善
D.多哈会议中日邦交正常化
23.
***说:“两霸,我们总要争取一霸,不能两面作战。”周恩来说:“这一突破使世界上的国家都愿意跟我们来往了……收获就在这里。”两人话题的核心是指
A.中苏建立同盟关系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美关系缓和
D.中日邦交正常化
24.
新中国外交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一是革命性,即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的联系;二是“内向性”,即其外交决策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三是过渡性,即其形成是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国家外交过渡的过程,它包括了中共及其领导人的历史角色的转变。下列选项符合新中国外交第三个特征的是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25.
通常情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主张不能以1975年或者1978年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
A.1954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
B.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C.文革时期宪法修订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D.1982年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选择题(共1题)

26.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出现了许多反映时代特色的口号。“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这些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
B.红卫兵的出现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