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大清皇帝准将香港岛给予英国君主暨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宰,任便立法自理。
(2)材料一、二所述事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三所述事件出现的历史条件又是什么?
(3)中国政府现在在香港实行什么样的制度?
材料一 今大清皇帝准将香港岛给予英国君主暨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宰,任便立法自理。
——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二 九龙司地方一区,……兹大清皇帝定将该地界付与大英国君主并历后嗣,并归香港界内。——中英《北京条约》
材料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收回香港地区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必须恢复行使主权。二、联合王国声明:联合王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英《联合声明》
(1)以上三则材料各反映了哪三件事?(2)材料一、二所述事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三所述事件出现的历史条件又是什么?
(3)中国政府现在在香港实行什么样的制度?
2.
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礼节。政治舞台上“巨人”的握手,会引起社会的“震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一切,都始于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以破裂告终,但……它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十年之后,……国共两党终于又一次握手。
——摘自《第一次握手》
(1)国共前两次握手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2)当年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总理握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3)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尼克松说这次历史性的握手“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如何理解这句话?
材料三2007年12月27日至30日,日本新任首相福田康夫对中国进行了被称为“迎春之旅”访问活动。中日领导人再次握手。他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针对中日关系问题指出“……而今的日中关系正在迎来第二个春天,……但是我认为,……还必须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省,以计代着顾及被害者感情的谦虚,只有认真的看待过去并且勇敢而明智的反省该反省之处,才能避免今后重蹈覆辙的错误。
(4)福田康夫指出当今日中关系迎来第二个春天,那么现代中日关系史的“第一个春天”应该是什么事件?出现这次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5)近代日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各举一例日军在这两次战争中制造的惨绝人寡的大屠杀。
材料一1924年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一切,都始于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以破裂告终,但……它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十年之后,……国共两党终于又一次握手。
——摘自《第一次握手》
(1)国共前两次握手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2)当年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总理握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3)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尼克松说这次历史性的握手“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如何理解这句话?
材料三2007年12月27日至30日,日本新任首相福田康夫对中国进行了被称为“迎春之旅”访问活动。中日领导人再次握手。他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针对中日关系问题指出“……而今的日中关系正在迎来第二个春天,……但是我认为,……还必须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省,以计代着顾及被害者感情的谦虚,只有认真的看待过去并且勇敢而明智的反省该反省之处,才能避免今后重蹈覆辙的错误。
(4)福田康夫指出当今日中关系迎来第二个春天,那么现代中日关系史的“第一个春天”应该是什么事件?出现这次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5)近代日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各举一例日军在这两次战争中制造的惨绝人寡的大屠杀。
2.单选题- (共30题)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其主要措施有
①提出“有法可依”十六字方针
②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③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制定多部法律
④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①提出“有法可依”十六字方针
②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③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制定多部法律
④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4.
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是指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不妥协 |
B.中国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和荣誉 |
C.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越大 |
D.英国霸权地位丧失 |
10.
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更大的自主权,这主要是指
A.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
B.外国资本不动 |
C.中央政府不干涉台湾地方事务 |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
16.
新时期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不断完善与创新,其中创新性的重大举措是
A.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
B.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
C.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D.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9.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指出:“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这里的“某些问题”应指
A.国家统一 |
B.所有制问题 |
C.民族关系 |
D.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 |
20.
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指的是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下图中砸毁曲阜孔庙的塑像这一“破四旧”行为造成的危害有

①破坏了文物
②导致了社会制度的倒退
③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美德
④破坏了社会秩序

①破坏了文物
②导致了社会制度的倒退
③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美德
④破坏了社会秩序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22.
2007年,杨洁篪外长曾说,该组织成立6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区域组织之一,在反恐和能源合作等领域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杨部长所说的“该组织”指的是
A.上海合作组织 |
B.八国集团 |
C.世贸组织 |
D.亚太经合组织 |
23.
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
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 |
24.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的友好关系,尤其是东南亚各国。下列各项外交活动与东南亚国家有关的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27.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
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 |
28.
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地退回。这表明( )
A.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 |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 |
C.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 |
D.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 |
30.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
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32.
20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指出:“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这里的“某些问题”应指
A.民族关系 | B.所有制问题 |
C.国家统一 | D.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 |
3.选择题- (共3题)
34.阅读理解
①江山如此多娇,
②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③惜秦皇汉武,
④略输文采;
⑤唐宗宋祖,
⑥稍逊风骚。
⑦一代天骄,
⑧成吉思汗,
⑨只识弯弓射大雕。
⑩俱往矣,
[11]数风流人物,
[12]还看今朝。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30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