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174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与近代社会,政府运转一直是两大中枢点,一是中央权力,二是君主权力,简言之,即地方权力归于中央,中央权力归于君主。
——摘编自齐涛《集权与专制下的政府职能》
材料二 罗马共和国在建立后的数百年间,不断扩张,从一个弹丸小国发展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虽然帝国统治困难重重,罗马帝国依然延续了好几百年。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列举宋朝加强这种“政治制度”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罗马统治阶级在政治上维护统治的有力支柱是什么?概括指出这一力支柱的演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93年,英国派出使团到中国,希望与中国建立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乾隆皇帝拒绝其派遣使节常驻北京的要求,英国只能向中国派出专注于贸易事务的商务监督。鸦片战争后,为了阻止外国使节进京觐见皇帝,由兼任五口通商大臣的两广总督来接受外国使节的国书,但外国使节获得了平等地和中国官员联系的权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最终同意外国公使驻京,而外国使节觐见清朝皇帝得以实现则是在1873年。至此外国驻华使节制度在中国完全建立。

——摘编自***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在处理对外交涉方面,基本顺应了时代潮流。

——摘编自马彦丽《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强急于在中国建立驻华使节制度却困难重重的背景,概述该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基本过程。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外交走向近代化的原因,并简要评价。

2.单选题(共1题)

3.
有学者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段话重在强调分封制
A.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
B.有利于巩固西周的统治
C.促进了各地区文化交流
D.加速了中华民族的融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