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交换物品的场所称作“市”,通常设在人们经常集聚的地方。商朝就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独立商人。商业贸易的范围遍及商朝统治区域,以及周边的地区。这时,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直到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才被突破。秦汉时期,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从隋唐到两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城市商业进一步繁荣,出现了纸币。元、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出现,地域性商帮形成。
——摘编自章超主编《看得见的中国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1864年,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1865年在上海设立分行,随后又在中国许多城市设立分支行。1897年,盛宣怀奉旨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先后在北京、天津、重庆等地设立分行。19世纪70年代,随着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也开始走向市场,其中较著名的有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的股票。为了适应股票交易的需要,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之后在广州、上海等地也出现了大型百货公司。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近代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新的商业经营形式出现的意义。
材料一 (唐太宗)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既属丰稔若斯,朕为亿兆人父母,唯欲躬务俭约,必不辄为奢侈。朕常欲赐天下之人,皆使富贵,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敦行礼让,使乡闾之间,少敬长,妻敬夫,此则贵矣。”
——(唐)吴兢《贞观政耍》
材料二 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敢迅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初政府实现“乡间富贵”的措施。(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对农民问题的认识,并分别指出井冈山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三农”方面做出的贡献。
材料一 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在司法实践中却也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时人称之为“《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法律体系与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法律体系的认识。
2.单选题- (共18题)
A.根本上维护了异邦人的合法权益 |
B.利于公民法完善和发展到万民法 |
C.使民商事等法律开始融进罗马法 |
D.体现出万民法中公平正义等精神 |
A.扩大了资产阶级的民主范围 |
B.推动了民主制度的完善 |
C.冲击了传统贵族的特权 |
D.违背了自由民主的精神 |
A.总结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做法 | B.改善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处境 |
C.蕴含着抗战胜利的正确策略 | D.指出了国民党的消极抗日意图 |
A.促进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 |
B.是共产党独立自主决策体现 |
C.反映了***思想逐渐形成 |
D.说明了党以农民运动为中心 |
A.已被国际社会共同认可 |
B.能够解决各种国际争端 |
C.成为中国智慧重要构成 |
D.成为中美关系破冰关键 |
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 B.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发生变化 |
C.农田水利工程年久失修 | D.频繁战争所造成的严重破坏 |
A.行业分布较为广泛和均衡 | B.带动了南方地区经济发展 |
C.代表中国工业的最高水平 | D.依附于资本主义国际市场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 | B.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
C.商品输出成为殖民扩张的于段 | D.新航路开辟引发商业革命 |
A.政府对手工业管理失控 |
B.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
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
D.私营手工业迅速的发展 |
A.社会风气日渐堕落 |
B.城乡差距日益扩大 |
C.已经成为经济重心 |
D.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
A.新式生产方式行不通 |
B.近代化道路的新探索势在必行 |
C.缺乏兴办洋务的环境 |
D.资金缺乏阻碍洋务企业的发展 |
A.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B.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瓦解 |
C.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加速 |
D.欧盟各国人口政策的吸引 |
A.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
B.马克思主义成为普遍共识 |
C.社会运动的发展出现新趋向 |
D.一战结果影响了中国社会进程 |
A.具有原始民主遗存 |
B.贵族与平民存在矛盾 |
C.君主专制不断弱化 |
D.公民的政治素养较高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