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5题)
2.材料分析题- (共2题)
6.
新世纪,国际格局从结构到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地缘格局、战略关系和政治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二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使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材料三 我愿意非常明确地表明,我反对给中国共产党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中国共产党进入联合国。

漫画一:美国2003年攻打伊拉克遭到俄、德、法三国的反对。

漫画二:美国无视联合国的存在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1)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2)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3)20世纪70年代与60年代相比,美国对华政策有了怎样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讲话前后美国采取了哪些“主动行动”与中国政府接触?
(4)请根据材料五的两幅漫画谈一谈你对当今世界局势的认识。
材料一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二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使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材料三 我愿意非常明确地表明,我反对给中国共产党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中国共产党进入联合国。
——1960年尼克松发表的谈话
材料四 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5亿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1971年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五 针对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一事,有人画了以下两幅漫画:
漫画一:美国2003年攻打伊拉克遭到俄、德、法三国的反对。

漫画二:美国无视联合国的存在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1)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2)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3)20世纪70年代与60年代相比,美国对华政策有了怎样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讲话前后美国采取了哪些“主动行动”与中国政府接触?
(4)请根据材料五的两幅漫画谈一谈你对当今世界局势的认识。
7.
步入近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当然,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舟急剧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40年代英国的世界经济地位。据材料二、三概括促进世界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主要途径。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近代前期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特征。
材料一 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当然,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舟急剧的变化。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1780年,英国的铁产量还比不上法国,1848年已经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总和,它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产总和还要多的多,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加工成工业品,然后再运出去。——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提供了更加空前强大的经历实力和物质手段,新的内燃机和汽轮机动力、新的通讯手段的使用,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随着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到来,资本输出成为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列强最终将世界瓜分完毕。——摘自王斯德《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1) “1500年前后”推动资本主义从欧洲向外界传播的重大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该事件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40年代英国的世界经济地位。据材料二、三概括促进世界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主要途径。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近代前期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特征。
3.简答题- (共1题)
8.
2014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文件提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引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计划用5年左右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土地问题,一直贯穿中国历史发展始终。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封建土地所有制何时确立?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近代的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分别提出了怎样方案?
(2)在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1956年底,土地所有制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何在?
(4)1978年后,农村地区实行了怎样改革?农民获得了哪些权利?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封建土地所有制何时确立?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近代的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分别提出了怎样方案?
(2)在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1956年底,土地所有制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何在?
(4)1978年后,农村地区实行了怎样改革?农民获得了哪些权利?
4.单选题- (共20题)
9.
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
10.
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欧洲经济复兴,并向西欧提供了大量贷款。但1948年以后,世界银行的贷款重点转向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向它们提供长期开发资金。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因素是
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C. 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D.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C. 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D.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11.
1962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法国持有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这反映了
①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②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 ④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
①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②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 ④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3.
清代中叶,苏州地区共有130多种行业成立行会,或建立会馆和公所,且都在官府备案,并将其行规以及有关营业的重要事件,铭刻碑记,以资信守。这反映出当时
A. 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B.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 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D. 商品经济相当活跃
A. 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B.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 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D. 商品经济相当活跃
14.
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些“革命因素的发展”的最重要的作用是
A. 出现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B. 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
D. 促进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A. 出现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B. 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
D. 促进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15.
1858—1911年间中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共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其中在1901—1911年间设立的民用工矿企业达650家,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鼓励发展工商业
②“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③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鼓励发展工商业
②“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③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6.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
17.
下表反映了1978~198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造成表中我国所有制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经济体制改革
②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外资企业落户中国
③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
经济成分 | 1978年 | 1987年 |
全民所有制企业 | 77.6% | 59.7% |
集体经济 | 22.4% | 34.6% |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 | 几乎为0 | 5.6% |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经济体制改革
②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外资企业落户中国
③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18.
1949年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演变经历了“鼓励发展—二根本改造——有益补充——共同发展”的曲折过程,其中“有益补充”地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 |
C.计划经济退出中国舞台 | D.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 |
19.
下图是两部东西方文学巨著,享誉世界、深受不同年龄人们喜爱。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情节跌宕、离奇,体现明显现代主义文学风格 |
B.都源于对封建制度不满而体现出浪漫主义色彩 |
C.西学东渐使中国文学汲取法国文学的优秀因子 |
D.体现出启蒙运动追求自由,歌颂人性美的主旨 |
20.
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兴起了人文主义法学。即“崇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本性的法学观点或法学思想体系”。据此推断,当时的人文主义法学者的研究倾向是( )
A.复兴古罗马法律体系 | B.笃信基督教神学思想 |
C.崇尚英国君主立宪制 | D.反对法国的共和政体 |
21.
“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以上言论旨在( )
A.强调个人信仰的独立 |
B.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 |
C.提倡追求幸福和物质享受 |
D.批评天主教会的腐败 |
22.
下面表格是对美国一些大科学家所作调查的结果,对此认识恰当的是
对神的信仰(年份) | 1914 | 1933 | 1988 |
个人相信(%) | 27.7 | 15 | 7.0 |
个人不相信(%) | 51.4 | 68 | 72.2 |
怀疑或不可知(%) | 20.9 | 17 | 20.8 |
A.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神的存在 | B.科学对许多现象依然无法解释 |
C.科学与宗教的斗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D.科学最终将消灭宗教神学 |
23.
“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撅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
C.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 D.革命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
24.
1916年《新青年》载文认为:“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据此,你认为这里的“恶因”和“根本之罪恶”应是中国的
A.儒家思想 |
B.封建制度 |
C.传统道德 |
D.封建军阀 |
25.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这反映了孙中山
A.承认地方享有高度自主权 |
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
C.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
D.对社会财富再分配思想 |
27.
能反映中国已然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事物或现象的是
A.两弹一星、“三下乡”活动、义务教育、股票 |
B.上山下乡、扫盲教育、“双百”方针、互联网 |
C.科教兴国、城镇化、载人航天、流行服饰 |
D.股份制企业、样板戏、装修热、“教育大革命” |
28.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发展外向型经济 |
B.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5.选择题- (共7题)
29.
节日是破解一个民族特征的密码。一个民族信仰什么、看重什么、期待什么,往往可以通过节日一窥究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③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集中展示和体现
④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30.012年11月11日,淘宝单日交易额191亿元,网购日渐成为人们购物的新时尚。现在每天全国三分之一的宅送快递业务都因淘宝网交易而产生。上述材料说明( )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②一个消费的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成长
③居民购买力不断提高
④消费决定生产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②一个消费的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成长
③居民购买力不断提高
④消费决定生产
31.012年11月11日,淘宝单日交易额191亿元,网购日渐成为人们购物的新时尚。现在每天全国三分之一的宅送快递业务都因淘宝网交易而产生。上述材料说明( )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②一个消费的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成长
③居民购买力不断提高
④消费决定生产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②一个消费的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成长
③居民购买力不断提高
④消费决定生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5道)
材料分析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