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内蒙古包头九中高一下期中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124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8/11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9 年林则徐写了一封致大不列颠女王维多利亚的信.虽然这封信没有送出,但是它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态度,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史料.以下为这封信的摘录:
“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
——选自《新全球史》(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
材料二: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落后之实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
——孟森《清代史》
材料三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
——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
请回答:
(1)通过林则徐的这封信,你能提取怎样的历史信息?
(2)材料二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这场战争实际是一个思想问题,请指出这一思想问题的实质.
2.
阅读下列材,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两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邮票
图一1965 年发行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邮票

图二1985 年发行《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邮票

材料二:近三十年来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是违反我们民族利益和愿望的,决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每一个中国人,不论是生活在台湾的还是生活在大陆的,都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繁荣负有不容推委的责任.
——1979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
请回答:
(1)据图一,指出当时国内认为抗战胜利的原因。
(2)与图一相比,指出图二中纪念抗战胜利的新视角。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分析影响这些新视角出现的因素。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列宁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俄国曾经出现过许多共产主义小组.其中,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问道:马克思提出的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
——《大国崛起》
材料二:……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羊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俄国)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美)受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份界历史》
材料三:

油画《向井冈山进军》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列宁和马克思的主张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革命与俄国革命道路各有可有什么特点及中国道路选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谈谈你对中俄两国选择不同革命道路的认识

2.单选题(共17题)

4.
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中国做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贵贱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种梦想实现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胜利后
D.解放战争胜利后
5.
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③①②④
D.①③④②
6.
1906 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出现这一情况的最初依据是()
A. 《南京条约》附件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九国公约》
7.
在永安整顿建制时,洪秀全规定:“凡一切杀妖取城,所得金宝绸帛宝物等项,不得私藏,尽缴归天朝圣库,逆者议罪。”这一规定在当时(  )
A.激发了太平军作战积极性B.激化了太平天国内部的矛盾
C.使太平军具有严明的纪律D.为太平天国的失败埋下祸根
8.
1851年和1911年都是农历辛亥年,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最主要的共同点是
A.革命的目标
B.革命的指导思想
C.革命的力量
D.革命的手段
9.
近代一外国驻华公使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情形最有可能出现在哪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
梁漱溟先生(1893-1988年)曾经回忆:“八岁这一年,英文学不成了……我们只好将《英文初阶》《英文进阶》(当时的课本)一齐烧毁。”导致其“英文学不成”的事件最可能是(  )
A.维新变法运动B.提倡国货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1.
“按欧美诸邦,是时新通商于中国,其不欲中国之扰乱固也。故当两军相持,历年不决之际,彼等必欲有所助以冀速定。而北京政府之腐败,久已为西人所厌惮,其属望于革命军者必加厚,亦情势之常矣。彼时欧美诸国,右投则官军胜,左投则敌军胜,胜败之机,间不容发。……竖子不悟,内先腐败,失交树敌,终为夷戮,不亦宜乎。……”材料说明(  )
A.资产阶级革命得到西方的认可
B.维新变法运动得到列强的默许
C.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运动持观望态度
D.国民大革命利用北洋政府与西方的矛盾
12.
有学者指出:“1895 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引起“更深层次的思考”的根本原因是(  )
A.民族危机的日益深重
B.器物救国迷梦的破灭
C.民族文化更新能力的欠缺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3.
“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实践始于
A.八七会议
B.南昌起义
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北伐
14.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该诗反映的事件是()
A. 国民革命 B. 红军长征 C. 解放战争 D. 抗美援朝
15.
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的黄色军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B.争取抗战局面,保障工农割据
C.正面战场抗战,彻底消灭日军
D.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
16.
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7.
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战役图片( )
18.
源于美国的世界性金融危机2008年9月爆发后,马克思及其学说便频繁出现在西方主流媒体上。这半年多来,马克思著作在德国、美国和英国等地持续热销,研究、推崇马克思学说的社会活动正在升温。这一现象说明( )
A.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走到尽头
B.只有马克思及其学说可以拯救金融危机
C.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D.社会主义制度呼之欲出
19.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
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D.只有在战争条件下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20.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学国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构架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