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内蒙古北重三中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70117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黻及。”
—摘自《筹办夷务始末》卷25
材料二: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策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政变!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备自变法’。”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
材料三: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自信天,不敬神佛忘祖先。……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困难。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斯萧然。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
请回答:
(1)三段材料分别代表哪个阶级的主张?(3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有何相同和不同?(4分)
(3)材料二、三有何相同的背景和目的?(4分)
(4)材料二所进行的变发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5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请回答:
(1)洋务运动“剪断了一些枝叶”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2)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如何进行革命准备的?辛亥革命是如何将“大树”砍断的?(8分)
(3)革命派为什么没有挖掉“树墩”?何以见得“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6分)
(4)陈独秀等人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进行了怎样的斗争?(4分)

2.单选题(共24题)

3.
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4.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开始于
A.1840年B.1843年C.1858年D.1860年
5.
以下两张图片是 1860 年发生在中国北方的“火烧圆明园”和中国南方的“洋枪队协助清军作战”。图中所反映的这种相互矛盾的现象说明外国侵略者

①要迫使清朝统治者屈服 ②要利用清政府镇压人民反抗
③要保护他们的既得侵华利益  ④要攫取更多的侵华权益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6.
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前夕的中英状况描述正确的有
①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
②中国是自然经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③中国军事装备落后,英国武器先进
④中国闭关自守,英国已侵占印度等地,在东方建立起殖民体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
7.
“长毛(指太平军)造反那时候,老通宝的祖父和陈老爷同被长毛掳去,同在长毛窝里混上了六七年,不但他们俩同时从长毛营盘里逃了出来,而且偷得了长毛的许多金元宝”。这段文字不能说明的是
①有些农民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是被迫的 ②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战争无本质区别
③组织涣散是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 ④农民阶级不能作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8.
太平天国领导人曾表示,“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害人之物为禁”,又强调“不得毁谤国法”。这些表明太平天国主张
①自由通商 ②严禁鸦片 ③发展工业 ④捍卫主权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9.
1861年4月,赵烈文(曾国藩的幕僚)阅读某书,并在日记中写到:“……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贻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景最谐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为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
C.《瀛环志略》D.《海国图志》
10.
1844年,洪秀全在《原道觉世训》中说:"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1853年,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又颁布法令:"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这种变化是
A.革命形式的变化B.洪秀全斗争策略的变化
C.太平天国巩固政权的需要 D.农民政权封建化的反映
11.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12.
(鸦片战争后)武夷北苑,夙著茶名,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末业所存,易荒本务。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从上述材料中能够获取的信息是:
①武夷北苑地区曾视种茶为“末业”②开口通商导致了对外贸易的逆差
③对外贸易刺激了茶叶种植的扩大 ④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3.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对
A.夺取地主土地B.收买地主土地
C.土地国有政策D.国家核定地价
14.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选自《盛世危言》),此段材料反映了
A.中体西用的主张
B.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现象两者都存在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对西方工商、科技、制度都要学习
15.
“八荣八耻”第三条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与下列哪一运动思想主张的内涵相一致
A.维新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整风运动
16.
1839年的《澳门新闻报》曾报道:“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至今仍不知西洋。只有林(则徐)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材料中“林总督行事”指的是()
A.主持虎门销烟B.抗击英国侵略者C.编译《四洲志》D.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17.
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
18.
由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人
③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与生产技术
④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9.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 “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④提倡学习西方人文职业教育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D.①④
20.
“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这首诗名为《相隔一层纸》,作者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刘半农,发表于1917年《新青年》4卷1号。这首诗反映出
①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是早期白话诗的特点之一
②早期白话诗在写作上讲求“真率”与“质朴”
③揭示了贫富差距,阶级对立,反映了诗人对不公平制度的抨击
④“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
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创刊号发表了《敬告青年》:“世称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下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解放历史”指的是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
②表明作者追求民主、自由、平等
③说明作者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④这篇文章发表的重要背景是袁世凯掀起了“尊孔复古”逆流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④D.②④
22.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鉴阅奏章,犹不能尽。”对此材料解释不正确的是
A.光绪钦定政策,变法图强
B.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可以上书言事
C.百日维新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掌握了国家政权
D.百日维新使资产阶级、开明地主等受到极大鼓舞
23.
“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唯武备则力求讲求,武备也无足取法,唯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这一观点最有可能是谁提出的
A.魏源B.林则徐C.李鸿章D.康有为
24.
“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最确切的回答是
A.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B.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C.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D.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
25.
国民党一大召开后,孙中山解释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在1925年他又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这种说法在当时的积极作用是
A.推动了“二次革命”的开展
B.有利于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C.推动了两次护法运动的开展 
D.孙中山以共产主义者的形象巩固国共合作
26.
“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对联中的“先行者”指的是
A.洪秀全
B.梁启超
C.孙中山
D.***

3.选择题(共18题)

27.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图:

28.图1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图解,其中①~⑤表示代谢过程,A~F表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图2表示密闭适宜温度条件下,光照、CO2等环境因素影响植物生理活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29.图1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图解,其中①~⑤表示代谢过程,A~F表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图2表示密闭适宜温度条件下,光照、CO2等环境因素影响植物生理活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30.图1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图解,其中①~⑤表示代谢过程,A~F表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图2表示密闭适宜温度条件下,光照、CO2等环境因素影响植物生理活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31.植物的根是合成激素的主要器官,又是植株生长发育的基础.请回答相关问题.

32.“发展经济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要保护生态系统,应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人们在广大的山区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在许多城市建造了湿地公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3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3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3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3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3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38.阅读郑振铎《猫》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象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多。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39.名著阅读             
40.名著阅读             
41.硫循环是物质循环的重要内容,图1是生物圈硫循环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42.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学会宽容,宽容是容纳大树小草的田野,是接受阳光暴雨的天空,

是{#blank#}1{#/blank#},{#blank#}2{#/blank#}。

4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达摩克里斯之剑

    从前西西里国王、希腊殖民者狄奥尼索斯一世(狄奥尼西奥斯),他统治着西西里最富庶的城市——叙拉古。

    他住在一座美丽的宫殿里,里面有无数美丽绝伦、价值连城的宝物,一大群侍从恭候两旁,随时等候吩咐。国王有个朋友名叫达摩克利斯,他常对国王说:“你多幸运啊,你拥有人们想要的一切,你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有一天,国王听腻了这样的话,对达摩克利斯说:“你真的认为我比别人幸福吗?那么我愿意跟你换换位置。”于是达摩克利斯穿上了王袍,戴上金制的王冠,坐在宴会厅的桌边,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鲜花、美酒、稀有的香水,动人的乐曲,应有尽有,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当他举起酒杯,突然发现天花板上用马鬃倒悬着一把锋利的宝剑,尖端差点触到了自己的头,达摩克利斯身体僵住了,笑容也消失了,脸色煞白,双手颤抖,不想吃也不想喝了,只想逃出王宫,越远越好。

    国王说:“怎么了朋友?你怕那把随时可能掉下来的剑吗?我天天看见,它一直悬在我的头上,说不定什么时候什么人或物就会斩断那根细线。或许哪个大臣垂涎我的权力想杀死我;或许有人散布谣言让百姓反对我;或许邻国的国王会派兵夺取我的王位;或许我的决策失误使我不得不退位。如果你想做统治者,你就必须冒各种风险,风险永远是与权力同在的。”  

    达摩克利斯说:“是的,我知道了,除了财富和荣誉之外,你还有很多忧虑。请您回到您的宝座上去吧,我回我的家。”

    从此,达摩克利斯非常珍惜自己的生活。

4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达摩克里斯之剑

    从前西西里国王、希腊殖民者狄奥尼索斯一世(狄奥尼西奥斯),他统治着西西里最富庶的城市——叙拉古。

    他住在一座美丽的宫殿里,里面有无数美丽绝伦、价值连城的宝物,一大群侍从恭候两旁,随时等候吩咐。国王有个朋友名叫达摩克利斯,他常对国王说:“你多幸运啊,你拥有人们想要的一切,你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有一天,国王听腻了这样的话,对达摩克利斯说:“你真的认为我比别人幸福吗?那么我愿意跟你换换位置。”于是达摩克利斯穿上了王袍,戴上金制的王冠,坐在宴会厅的桌边,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鲜花、美酒、稀有的香水,动人的乐曲,应有尽有,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当他举起酒杯,突然发现天花板上用马鬃倒悬着一把锋利的宝剑,尖端差点触到了自己的头,达摩克利斯身体僵住了,笑容也消失了,脸色煞白,双手颤抖,不想吃也不想喝了,只想逃出王宫,越远越好。

    国王说:“怎么了朋友?你怕那把随时可能掉下来的剑吗?我天天看见,它一直悬在我的头上,说不定什么时候什么人或物就会斩断那根细线。或许哪个大臣垂涎我的权力想杀死我;或许有人散布谣言让百姓反对我;或许邻国的国王会派兵夺取我的王位;或许我的决策失误使我不得不退位。如果你想做统治者,你就必须冒各种风险,风险永远是与权力同在的。”  

    达摩克利斯说:“是的,我知道了,除了财富和荣誉之外,你还有很多忧虑。请您回到您的宝座上去吧,我回我的家。”

    从此,达摩克利斯非常珍惜自己的生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4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