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3题)
1.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一方面指责资本主义是不道义的,另一方面又大力倡导自由资本主义。其意图是( )
A.抹杀资本主义的剥削性 | B.反对封建专制与特权 |
C.推动工人运动以争取公正 | D.调和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 |
2.
盐引又称“盐钞”,是古代的取盐凭证。“引”是指有价证券,还可以作为“代币”流通。明代,盐商们需要送运粮食到边关,再从各个封疆大吏的手中换取他们手中的盐引。据此可知盐引


A.是政府控制食盐专营的手段 |
B.有利于稳定当时的食盐市场 |
C.体现重农抑商政策空前强化 |
D.是盐商合法贩盐的官方凭证 |
3.
隋唐时期每个行业的行会有共同的行规和行神。行会的首要任务是协调与其他行业尤其是与官府之间的关系,如交纳税收、组织应役等,行会不限制行内成员的经营方式。材料说明行会的主要作用是()
A.限制了行业内部存在的不良竞争 |
B.推动了政府抑制工商业政策的实施 |
C.确保本行业在手工业中的领先地位 |
D.发挥了政府管理私营手工业的职能 |
4.
“景德镇瓷业习俗是景德镇制瓷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德镇在宋代出现‘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景观,瓷业习俗已具雏形。……由于分工不同,工匠必须各自掌握一种专门技艺,并以此为终身职业'”材料反映出景德镇
A.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商帮 |
B.制瓷工艺导致瓷业生产分工细致 |
C.瓷业习俗助推工艺水平提高 |
D.瓷业习俗深刻影响新工艺的发明 |
5.
“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有过则罚。”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B.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
D.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
6.
明清之际,在封建经济的内部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但其发展非常缓慢,其原因包括
①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深刻存在
③明清曾经长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④西方资本主义大规模入侵
①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深刻存在
③明清曾经长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④西方资本主义大规模入侵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7.
盐引是盐商合法贩盐的官方凭证。明朝政府鼓励商人输运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盐商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支盐,再把盐运到指定的地区销售,获取利润。这反映了明朝:
A.食盐业被政府严格控制 |
B.政府对盐商采取扶植政策 |
C.食盐市场出现官商勾结 |
D.食盐生产具有区域性特征 |
8.
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
9.
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
13.
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自然经济的产物 ②曾在封建社会的早期起过一定积极作用
③最终阻碍着中国近代技术和生产力的形成 ④是完全消极反动的政策
①自然经济的产物 ②曾在封建社会的早期起过一定积极作用
③最终阻碍着中国近代技术和生产力的形成 ④是完全消极反动的政策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14.
蒸汽机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象征。然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看,早在公元1世纪末,古罗马的赫罗就已发明了最早的蒸汽机,并已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在文艺复兴时代,赫罗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蒸汽机的基本知识为更多欧洲人所了解。上述现象说明
A.人文主义者重视发展科学技术 |
B.经济发展是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 |
C.赫罗蒸汽机存在技术缺陷 |
D.工业革命始于蒸汽机的发明 |
15.
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
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
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
16.
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 |
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 |
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 |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 |
17.
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6至10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2倍左右。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茶叶产量大增 | B.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
C.世界贸易较大发展 | D.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
18.
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
19.
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的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
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
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 |
D.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
20.
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恩格斯在此评述的“联盟”
A.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B.扩大了原始资本积累 |
C.导致国家干预经济加强 | D.加剧了列强间的争夺 |
21.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
22.
1872年湖北织布局开工生产。1894--1898年,续设纺纱、缫丝、制麻三局,与织布局合称“湖北纺织四局”,亦称“纱麻丝布四局”,1902年租给粤商应昌公司经营。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改善 |
B.洋务企业开始近代化转型 |
C.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
D.政治改良运动较为顺利 |
23.
“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凡以图富强也。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从材料来看,慈禧的意思是
A.有条件地支持变法 | B.希望清王朝复兴 |
C.祖宗之法不能变 | D.反对洋务运动 |
24.
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
25.
1957年,赫鲁晓夫把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把中央部所辖企业下放给经济行政区和地方管理;1961年,又把全国分为17个大经济区,设立国民经济工作协调和计划委员会直接领导;1963年,把105个经济行政区合并为47个,设立苏联部长会议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统一领导。由此可见,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A.体制改革步子过大操之过急 |
B.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责不清 |
C.计划管理体制得到一定削弱 |
D.缺乏明确思路导致前后矛盾 |
26.
据统计,从1919年5月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新青年》先后发表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文章137余篇;《建设》杂志在1919年8月至1920年10月一年多的时间里刊载了有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章20余篇,占其全部篇目的15%--20%。这可以印证:
A.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被普遍接受 |
B.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
C.杂志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 |
D.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
27.
(题文)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中,戊戌变法时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受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主张:
①断发易服
②废止缠足
③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④颁布法令,增添国庆、元旦等新节目
①断发易服
②废止缠足
③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④颁布法令,增添国庆、元旦等新节目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28.
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
C.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
29.
1960年,美国电视台首次直播总统候选人辩论场景。有趣的是,同一场辩论,在家里没有电视机、只能收听电台转播的选民看来,两个人基本上打了个平手;而观看电视转播的选民,却一边倒的支持肯尼迪。这反映了
A.尼克松的观点更符合美国社会底层的利益 |
B.美国社会中产阶级青睐出生良好的候选人 |
C.政治候选人的上镜表现对选举有直接影响 |
D.电视台比电台更加善于抓住选民潜在心理 |
30.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新闻发言人宣布:河南安阳发展曹操墓。但是围绕“曹操墓的真假”问题,各方观点不一。从史学研究的角度,判断“曹操墓真伪”的最有力的证据是:
A.文献记录 |
B.考古发掘的实物 |
C.口述史料 |
D.历史小说 |
31.
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一大发明。2018年1月26日我国进入农历戊戌年(狗年),也进入了狗年。有位先生出生在1958年,他的生肖可能是:
A.鸡和狗 |
B.狗 |
C.猴和狗 |
D.上述说法都不对 |
32.
关于古巴导弹危机,《赫鲁晓夫回忆录》写道:“我们告诉美国人我们同意拆除飞弹,前提是总统要保证不会入侵古巴。最后肯尼迪让步了,这是苏联外交政策的一大胜利。”而在1980年出版的某部历史著作却写道:“肯尼迪赢了!苏联政府退让,同意拆除飞弹基地并移回苏联。”两份材料对获胜方的观点存在分歧,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都表达了美苏拆除飞弹的意愿 |
B.各自论述的目的、论点不同 |
C.都回避了对自己不利的客观事实 |
D.捏造了打击对手的大量信息 |
33.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体验到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
2.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3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