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市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085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1/8/2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世界经济的发展,古今中外,精彩纷呈。某班同学就商业金融的变迁进行探究。结合探究内容,联系所学,回答问题。
探究一唐风宋韵

探究二国际贸易体系的形成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自正式生效后,至1995年为止,共有128个缔约方。经过八轮数次多边谈判,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6%减到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有10万种。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
探究三老店新生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成长,北京的众多老字号与时俱进。下面是同仁堂的发展简史。

(1)依据资料一,归纳唐代幽州城商业发展的特点。与幽州城相比,北宋东京的商业活动有了什么新变化?(10分)
(2)依据材料,指出关贸总协定的积极作用。20世纪末,关贸总协定发生了怎样重大的变化?(10分)
(3)请从第二、四阶段中任选一个,结合所学,分析同仁堂发展的历史背景。(6分)
2.
先秦时期,后世的“五谷”均已种植。以下图片中,不属于“五谷”的是
A.B.C.D.

2.单选题(共11题)

3.
17世纪,在欧洲殖民舞台上有“海上马车夫”这称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4.
下列农具当中,发明于唐朝且用于灌溉的是
A.耧车B.翻车C.筒车D.花楼机
5.
下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我们可以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汉朝时中国农业开始使用牛耕技术
B.曲辕犁在东汉已经出现
C.二牛一人犁耕法在当时已经较普遍
D.当时非常重视农业灌溉
6.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手工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商周时期青铜制造繁荣
B.私营手工业技艺水平最高
C.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D.我国自西汉开始被称“丝国”
7.
成功开辟从欧洲直达印度新航线的航海家是( )
A.迪亚士B.达·伽马
C.哥伦布D.麦哲伦
8.
下图反映的主题是
A.文明交融
B.世界大同
C.欧洲霸权
D.殖民扩张
9.
下列现象,与19世纪前期的英国不相符合的是
A.“乡村建起了厂房,城镇竖起了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
B.“新的工业部门加工制造的是从地球上最遥远的地区运来的原料”
C.“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D.“中小企业在垄断企业的阴影下生存,贫困人口大量增加。”
10.
世博会是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自己先进文化、最新科技和产业的舞台,下列发明创造,最有可能在1889年巴黎世博会上展出的是
A.珍妮纺纱机
B.火车机车
C.蒸汽轮船
D.有线电话
11.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这种现象说明了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商业活动开始出现
D.洋务运动的兴起
12.
京师同文馆在1869年设置的课程内容包括:外文、代数学、物理、化学、医药、外国史地、航海测算、汉文经学等。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重视传授西方科学知识
②旨在培养洋务所需人才
③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体现
④彻底否定了传统的儒家教育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3.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体验到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3.选择题(共2题)

14.种子发芽的过程中最先出现的现象是(  )。
15.x=1时,代数式4-3x的值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