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078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8/10

1.论述题(共1题)

1.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华民族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试从图中的关键词中,任选三个,提炼一个主题,并对该主题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时,美国举国上下正在为消除工业化、城市化和垄断化所带来的巨大弊端而专注于推进广泛、深刻的进步主义改革。……由于长期受孤立主义思潮的影响,美国人民在战争爆发前对欧洲的内部纷争并不关心……美国与欧洲远隔重洋,相距甚远。在他们看来有了大西洋的阻隔,美国就可以避免欧洲战祸的侵扰。威尔逊政府在最初发表的关于外交政策的几个声明中都正式认可了当时全国上下一致的态度。1914年8月4日,威尔逊正式发表中立宣言,8月19日他又发表讲话呼吁美国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保持不偏不倚”。
——高志青《美国的孤立主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中立政策》
(1)根据材料,概括一战爆发后美国宣布中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中立政策对其自身产生的主要影响。

3.单选题(共3题)

3.
“美国史学家魏斐德作品《大门口的陌生人》利用‘冲突—反应’理论,论述了太平天国起义是由于西方的冲击才引发的,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侵略。”这段叙述
A.材料充分、结论合理B.材料充分、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结论合理D.材料不充分、结论不合理
4.
孙中山曾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对这段话中的“忠”,下列理解中最准确的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要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强调了民族民主意识
D.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5.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一战爆发后的第四天发表讲话,申明美国中立是“显示出极为冷静的判断、高贵的自制和有效的公正的行动”。美国采取这一立场的目的是
A.希望英德两败俱伤,乘机扩大殖民地
B.借此与双方贸易之机获取最大的利益
C.国土远离欧洲战场,抵制列强插足美洲
D.保持经济高速增长,避免战争破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