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2016届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展单元检测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700327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温家宝在《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中指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相互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造纸术经阿拉伯人引入葡萄牙,在13世纪到达西方,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1450年前后,德意志人古登堡长用铅、锡、锑的合金铸成活字。从此,《圣经》不再是天主教神职人员独有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2:

材料3: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1)依据材料1,概括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播对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巨大影响。
(2)依据材料2,分别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的基本主张。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这些构想是材料3中康德阐述的哪一观点的体现?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怎样的新高度?
2.
阅读下列材料
2004年1月底,***主席在法国国民议会发表的重要演讲中指出:“法兰西民族和中华民族都是历史文化悠久的伟大民族,虽然分处欧亚大陆两端,相距万里之遥,但两国人民的交往源远流长。……19世纪以来,西学东渐,法兰西文明被大量介绍到中国,……法国大革命为近代中国人民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带来了重大启迪。”
结合相关知识与材料回答:
(1)18世纪,法国社会发展曾处于欧洲大陆领先地位,在思想方面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18世纪的法国思想家的政治主张在法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中国近代发生的哪些重大事件体现了为近代中国人民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带来了重大启迪?

2.单选题(共13题)

3.
启蒙学说超越了人文主义,这主要表现在()
A.反对教权主义和蒙昧主义B.宣传天赋人权
C.提倡自由平等D.主张建立法制社会
4.
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本质就是寻求
A.人身自由
B.推翻专制
C.思想自由
D.主权在民
5.
赫尔德尔评价说他是“德意志民族的导师”和“促使欧洲觉醒的改革家”,托马斯曼评价他“提出人与上帝之间的直接联系”,从而促进了民主。材料中人物的活动对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B.运用强硬手段实现了德国的统一
C.使近代的自然科学最终形成
D.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6.
对于宗教改革,甲同学认为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乙同学认为路德只是用信仰的奴役制代替了教皇的奴役制,因此新教只是自然科学一时的貌合神离的同路人。下列各项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他们根本不了解宗教改革
B.甲、乙的观点都是正确的,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宗教改革
C.只有甲的观点是错误的,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关系
D.只有乙的观点是错误的,宗教改革用理性代替了宗教信仰
7.
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这句话反映了(  )
A.教皇聚敛财富,实力雄厚
B.天主教徒忠实于自己的信仰
C.欧洲教会热衷于建造教堂
D.路德反对教会的腐朽贪婪和对德意志的经济掠夺
8.
西塞罗曾说:“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可是人民……是指一个人群因服从共同的正义的法律和享受共同的利益造成的整体结合。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材料实际反映出:
A.人文主义思想
B.社会契约思想
C.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观念
D.建立有限责任政府的观念
9.
苏格拉底率先“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这主要是指他
A.首先对客观的自然界进行哲学思考
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智者学派
C.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
D.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引向理性道路
10.
著名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死后被安葬在巴黎的先贤祠,其棺木外形的设计如图,从正面看,庙门微微开启从伸出一只手来,手中擎着一只熊熊燃烧的火炬。对这一设计寓意最合理的理解是
A.卢梭主张开明君主制
B.卢梭的思想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思想
C.卢梭的思想成为法国社会的指导思想
D.卢梭背叛了基督教
11.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主张
A.否定罗马教廷权威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C.肯定人的现世价值
D.惩罚宗教“异端”
12.
1517年德意志的马丁·路德在当地教堂门口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这场改革的主要影响是
A.推翻了罗马教会的统治B.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
C.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D.描绘了自由、平等的蓝图
13.
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是
A.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与独立性
B.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
14.
学者陈衡哲在《西洋史》中写道:“科学与文艺是文化的双翼,缺了一样,那个文化便成为畸形的了。科学是偏向理性的,文艺是偏于情感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对启蒙运动兴起所起作用最大的莫过于
A.伽利略
B.达尔文
C.达•芬奇
D.牛顿
15.
恩格斯曾经指出,西欧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是指
A.君权神授观念B.人文主义思想
C.基督教神学思想D.自然法精神

3.选择题(共2题)

16.

渡渡鸟灭绝后,毛里求斯岛上最珍贵的树﹣﹣大颅榄树就再也没有种子发过芽.渡渡鸟对大颅榄树最重要的作用是(    )

17.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关于小石块从A点到C点运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