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后复习卷: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0129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

1.单选题(共9题)

1.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下图银币出土于西安何家村,铸造于日本和同年间(706-714年),其形制、重量与开元通宝完全相同。据此推测这枚银币的铸造时间应当是我国历史上的(  )
A.汉朝B.北魏
C.唐朝D.宋朝
2.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顺人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尤获。”他旨在强调农业生产应该
A.因时制宜,休耕轮作
B.精耕细作,提高地力
C.顺应自然,遵循规律
D.改进技术,增加产量
3.
“在中国古代社会集权专制的氛围中,他狂放不受拘束的纯真个性风采,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当然,他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幻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对后世的诗人也有很大的吸引力。”“他”是
A.屈原
B.李白
C.杜甫
D.柳永
4.
下图为著名画家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局部。描绘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作为史料,它
A.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时的盛况
B.展现了魏晋以来佛教传播的趋势
C.说明了古代绘画以宗教题材为主
D.印证了唐代佛教中国化的态势
5.
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十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以说明
A.唐代战争时使用地雷
B.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
C.火药促进了地理大发现
D.唐代火药已经传入欧洲
6.
唐朝的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张旭、怀素、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作品记录在《全唐诗》里流传于世。上官仪、房玄龄、杜如晦、沈佺期、贺知章、李白、王维、杜甫、白居易、李贺、杜牧等,也有书法作品传世。这反映了唐朝
A.书法与诗歌得到同步发展
B.部分文人重视诗书审美追求
C.中原文化带动全国文艺进步
D.是文人画派形成的奠基时期
7.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曾评价某书法家:“且元常(钟繇)专攻于隶书,伯英(张芝)尤精于草书,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该书法家的作品是(  )
A.
B.
C.
D.
8.
隋唐时期,波斯人创立的袄教、摩尼教,阿拉伯人创立的伊斯兰教、景教(基督教的一个派别)传入中国,在西域胡人中广泛流传。这一现象
A.体现了隋唐社会的开放
B.表明佛教、道教的衰落
C.成为中华文明先进性的表征
D.反映了儒学与外来文化冲突
9.
如果给如图所示的鉴真塑像做文字注解,应该选择
A.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D.主动请缨,征战海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