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中西方婚姻上的差异:中国传统的婚姻目的是为家庭而非爱情》整理
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外婚姻关系的状况。任选上表中一种婚姻观念,自拟论题,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中外关联、写明观点、史论结合)
材料
婚姻观念 | 中国 | 西方 |
婚姻目的 | 扩大亲属同盟,传宗接代 | 爱情是男女结婚第一位的、必不可少的动力。维持美满婚姻的首要条件也是爱情 |
择偶标准 | 身家清白、门当户对,郎才女貌 | 两个人的互相契合。其余的条件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则可以不在考虑之列 |
夫妻关系 | 丈夫往往在婚姻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妻子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分工 | 夫妻共同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家中的大小事情均由夫妻二人共同商定 |
——据《中西方婚姻上的差异:中国传统的婚姻目的是为家庭而非爱情》整理
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外婚姻关系的状况。任选上表中一种婚姻观念,自拟论题,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中外关联、写明观点、史论结合)
2.材料分析题- (共2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自私”“自利”是“有生之初”人的本性,指责君主以个人的“大私”“大利”,侵吞“天下之人”的“自私”“自利”。他反对“臣唯君命是从”,主张臣者“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强调“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以群工”。
卢梭认为专制制度带给人民的是一种灾难。他指出“人们共同的约定才可以成为人间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每个人都必须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根据材料二,说出“中国进步思潮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的理由,并结合16至17世纪中西方经济文化发展史实进一步说明。
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自私”“自利”是“有生之初”人的本性,指责君主以个人的“大私”“大利”,侵吞“天下之人”的“自私”“自利”。他反对“臣唯君命是从”,主张臣者“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强调“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以群工”。
卢梭认为专制制度带给人民的是一种灾难。他指出“人们共同的约定才可以成为人间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每个人都必须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摘编自赵子平《〈明夷待访录〉与〈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西方封建君主的权力是有限的,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教权是精神权力。还有,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而中国封建时代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潮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摘编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黄宗羲和卢梭的思想主张。(2)根据材料二,说出“中国进步思潮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的理由,并结合16至17世纪中西方经济文化发展史实进一步说明。
3.
科技创新引领社会进步,但科技创新又受社会环境的制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领引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到了元代以后,由于程朱理学的兴起,作八股、考进士成了唯一的仕途之路,自然科学和技艺都受到了严重的贬斥。尊孔读经的人被称为“名士”;从事科学和技艺的人则是只有“雕虫小技”的“小人”。
——摘编自赵显明《试析程朱理学的兴起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欧洲,从14世纪开始,就出现了最早的科学社团:意大利的西芒托学院、法兰西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柏林学院等。这些以科学研究为中心的学术团体吸引了大批的科学家,并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科学家在社会上地位达到了顶点,许多人因为科学上的贡献被封为贵族。
——摘编自J·B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
请回答:
(1)列举唐宋时期“领引着全世界”的科技发明。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元明时期“科学和技艺”落后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5世纪欧洲近代科技兴起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材料一 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领引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到了元代以后,由于程朱理学的兴起,作八股、考进士成了唯一的仕途之路,自然科学和技艺都受到了严重的贬斥。尊孔读经的人被称为“名士”;从事科学和技艺的人则是只有“雕虫小技”的“小人”。
——摘编自赵显明《试析程朱理学的兴起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欧洲,从14世纪开始,就出现了最早的科学社团:意大利的西芒托学院、法兰西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柏林学院等。这些以科学研究为中心的学术团体吸引了大批的科学家,并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科学家在社会上地位达到了顶点,许多人因为科学上的贡献被封为贵族。
——摘编自J·B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
请回答:
(1)列举唐宋时期“领引着全世界”的科技发明。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元明时期“科学和技艺”落后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5世纪欧洲近代科技兴起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3.单选题- (共19题)
4.
罗马法规定,某人未经同意将尸体埋在别人的土地上,但因为死者属于低级的神,所以不经大祭司或皇帝发布挖掘令,土地所有人不得擅自将尸体掘走。材料表明古罗马
A.宗教凌驾于罗马法之上 |
B.体现了人文主义关怀 |
C.财产所有权是受限制的 |
D.法律解释具有不确定性 |
5.
“13个新兴的州都刻不容缓地为自己制定了成文宪法。……所有的宪法都遵循伟大的《独立宣言》所陈述的思想:一旦政府妨害这种人民的权利,人民就有权为了自己的安全和幸福而‘建立新的政府’。”这表明独立之初的美国
A.邦联体制遭到各州的普遍抵制 |
B.迫切需要确立三权分立的行政机制 |
C.邦联国家的存在缺乏法律依据 |
D.亟待强化中央集权以摆脱政治危机 |
6.
义和团运动无疑更具有反侵略的勇气,除个别例外,当时的改良派、革命派对义和团评论皆多持贬义;而东南地区的洋务派督抚却走向反帝斗争的对立面,热衷于与西方国家合作,建立了“东南互保”。可见当时
A.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 |
B.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 |
C.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 |
D.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 |
7.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出现“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的现象,反映了
A.列强侵略使中国社会动荡物价上涨 | B.市场饱和米价下跌农民生活艰难 |
C.白银外流银贵钱贱使农民生活艰难 | D.商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市场不稳 |
8.
(2017年江苏卷)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
9.
从政治实践来看,新中国的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如果有先后,那么是协商在前,选举或票决在后。从选举实践来看,候选人都要经过协商提名、讨论之后再行选举。这说明在中国
A.协商民主是民主的主要形式 |
B.协商民主的地位高于选举民主 |
C.政协制度是根本的政治制度 |
D.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辅相成 |
10.
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即明确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了中国
A.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
B.从革命外交转向国家外交 |
C.突破美国包围封锁政策 |
D.将谋求与美日关系正常化 |
11.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提上了联合国的议事日程。1977年联合国正式提出“发展权”的概念;1986年又通过“发展权利宣言”,确定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发展机会均等是国家和组成国家的个人的权利。这反映当时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
B.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
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确立 |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
12.
中国古代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人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宁肯嫁与商人”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
A.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 |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
C.反封建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
D.西学东渐,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
13.
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
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
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
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
14.
有历史学家认为,近500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3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3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其中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主要表现在
A.推行重商主义、奖励对外贸易的经济政策 |
B.创立现代金融制度,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
C.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
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
15.
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
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
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
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
D.所雇洋匠皆为外行 |
16.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粮食统购价格高于统销价格,农民生产积极性高,但政府财政补贴负担重,最后出现了粮食统购“提价→补贴→压价→减产→提价”的怪圈。为此,我国政府
A.鼓励发展乡镇企业 |
B.提出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 |
C.实行对外开放战略 |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7.
当代哲学泰斗冯友兰认为:“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讨论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结合所学,“子学时代”哲学繁盛的原因是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 |
B.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 |
C.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革 |
D.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
18.
如果把启蒙哲人们思想与当时大约同时期的中国新儒学家们的主张相联系的话,发现他们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下列主张能够体现他们共同性的是
A.提倡开明专制 |
B.主张三权分立 |
C.反对君主专制 |
D.经世致用 |
19.
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巨人”的群星闪耀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以一位“大人物”(恩格斯语)的名字作为开始的标志。他采用梦幻文学的形式,通过幻游三界过程的描写,抨击教会的贪腐,歌颂自由的理性和求知的精神,成为那个时代的先驱。他是
A.但丁 |
B.彼特拉克 |
C.薄伽丘 |
D.莎士比亚 |
20.
苏格拉底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苏格拉底这些话的政治意图在于
A.提倡男女平等 |
B.反对轮番而治 |
C.主张人民主权 |
D.宣扬人文精神 |
21.
《窦娥冤》是元杂剧四大悲剧之首,也是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首,具有不可否认的悲剧力量。其最突出的社会意义是
A.成为剧作名家关汉卿的代表作 |
B.融合宋金表演艺术把元曲推向顶峰 |
C.讴歌反抗精神提出了民主思想 |
D.强烈的揭露了民间疾苦、统治黑暗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9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