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清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9979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8

1.判断题(共4题)

1.
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则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由于阶级利益不同,二者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针锋相对。
2.
在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都蕴涵着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14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成长,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文学三杰、莎士比亚都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
3.
京剧是在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的基础上,兼收其他民间剧种而形成的一个新剧种。
4.
20世纪初,普朗克和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这一理论成功地解决了光电效应,为相对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5.
哲学体系不仅仅属于个人,更属于产生它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苏格拉底来说,哲学的宗旨并不是提出关于宇宙的深奥理论,而是要让人学会如何生活。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罪恶呢?那是因为人们缺乏关于生活和道德的理念。如果他们承认其深刻的无知,就更能懂得如何行事。
——(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
材料二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每个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柏拉图学派等等,都在文艺复兴那个时候找到它的信徒……在14至15世纪,对人体、天文……领域的研究普遍得到了加强。……一些有远见的哲学家……成为近代哲学的先驱。
——吴仁平、彭隆辉《欧洲哲学史简明教程》
材料三法国哲学家是真正的哲学家,他们提出了最根本的哲学问题: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上帝、人性、善与恶。同时,他们不满足于只是少数教授和学者们的抽象争论和象牙塔里的沉思,他们希望影响大众,说服大众。他们热情地承担了改良社会和人性的责任……最有名的、在许多方面都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是弗朗索瓦·玛瑞·阿鲁埃,他以伏尔泰的笔名闻名于世。在他漫长的生涯里,写了七十多部有趣的著作,他一生都在极力反对法律的不公正,以及法律面前阶级的不平等。
——(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哲学宗旨体现了什么精神?
(2)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运动发生的经济根源。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哲学家们为“改良社会和人性”提出了哪些主张?

3.单选题(共24题)

6.
“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迎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勿徒以其目前一时之乱象遂遽为之抱悲观也。”材料中“世界的新潮流”是指
A.实现民主共和
B.发展资本主义
C.资产阶级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
7.
《能源帝国》中写道:从1780年到1880年的100年间,英国利用自己的煤炭储蓄所提供的能源建立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最有活力和最繁荣的经济。这主要得益于
A.瓦特改良蒸汽机
B.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C.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D.飞机和轮船的出现
8.
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在《公言报》上发文批评某项运动是“覆孔孟,铲伦常”,“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是“叛亲蔑伦”,“人头畜鸣”。材料表明该学者
A.支持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B.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
C.否定袁世凯尊孔复古的政策
D.重建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体系
9.
“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发起的运动
A.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
B.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
C.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D.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
10.
下列关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和其所对应的史实,不正确的是
选项
叙述
相关史实
A
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智者运动
B
从禁欲主义到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
C
从否定天主教到否定宗教
宗教改革
D
从崇尚人性到崇尚理性
启蒙运动
 
A.A
B.B
C.C
D.D
11.
法国历史学家德尔玛指出:现代欧洲文明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的文明,因为欧洲人从希腊那里“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对“人”的“动力线”的理解准确的是
A.宗教神权学说
B.人文主义思想
C.理性主义精神
D.社会主义原则
12.
“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最终,个人的神圣化终于成为习俗和法律。”其中使个人从政治的外在束缚中获得解放的是
A.智者学派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13.
下列是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创作的两张圣母画。这体现拉斐尔
A.完全没有摆脱神学的束缚
B.用理性批判宗教神学体系
C.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性追求
D.坚持“信仰得救”宗教观
14.
有专家认为路德消灭了两把剑的暗喻:从今以后只应有一把由一位拥有正确的智囊并且信神的君主来挥舞的剑。下列马丁·路德的名言中,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A.“你只管去欢欢喜喜吃你的饭,心中快乐喝你的酒,因为上帝已经悦纳你的作为。”
B.“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C.“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
D.“一个皮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他们也都是受了圣职的神甫和主教……”
15.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用理性和经验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教会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集体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独立的思考与科学的判断
16.
“北宋至明清时期除了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也在慢慢孕育发展。”下列各项属于材料中“新文化”范畴的是
A.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B.郑板桥的《兰竹图》
C.杂剧和散曲
D.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17.
12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它)“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中国雪”是指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18.
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据报道,她的名字来自“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与这段话风格一致的文学体裁是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宋词
19.
下列绘画作品中,能体现“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是
A.《清明上河图》
B.《鹳鱼石斧图》
C.《墨梅图》
D.《步辇图》
20.
许瑶云曾评价某位书法家时说:“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如图属于该书法家的作品是
A.
B.
C.
D.
21.
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马丁·路德推动宗教改革,主张与“上帝直接对话”
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了生物“神创说”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否定绝对的时空观
22.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提出:“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材料中的“普遍法则”指的是
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D.普朗克的量子论
23.
某科学理论颠覆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时空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该理论
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弥补了经典力学认识世界的不足
C.奠定了电气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
D.解决了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问题
24.
伧父在《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中说:“新文化运动迎西学而弃传统,……譬有一人,其始以祖宗之产业,易他人之证券,既而所持证券忽失其价值,而祖宗之产业已不能回复矣。吾人精神界破产之情状,盖亦犹有生活的意义。”可见,作者主张
A.全面认同传统文化
B.彻底批判儒家思想
C.大力吸收外来文化
D.理性对待传统文化
25.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这段节选文字最有可能出自以下哪位人物之手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26.
“该书被梁启超誉为‘经世’著作,在当时是最详备的世界历史地理参考书,书中主包含西方国家各种先进科技知识,被人誉为‘百科全书’”。该“著作”的主张是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三纲五常乃奴隶之道德”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
27.
青年胡嗣糜在某书中看到“物竞天择,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话,想到当时中国面临民族危机,此后便将“适之”作为自己的表字,偶然用“胡适”作笔名。胡嗣糜改名主要归因于
A.魏源的启迪
B.康有为的变法
C.梁启超的鼓噪
D.严复的宣传
28.
下列有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组合,正确的是
①《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孔子改制考》——主张民主共和制
③《敬告青年》——倡导民主和科学
④《庶民的胜利》——传播马克思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9.
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列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