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们工作。……这个任务通过政府直接征募人员可以得到部分完成,就像我们应付战时紧急状态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工程,以促进和改革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的观点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综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计划与市场的认识。
材料一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们工作。……这个任务通过政府直接征募人员可以得到部分完成,就像我们应付战时紧急状态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工程,以促进和改革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罗斯福1933年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二 新经济政策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出台的,而是以实施粮食税为开端逐步充实完善的。实施粮食税引发剩余粮食的交易,从而重新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现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说:“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依据材料一回答,罗斯福认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罗斯福就职总统后实行了“新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政”的特点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的观点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综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计划与市场的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诸储.……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世贸组织成立后,中国经过与世贸组织所有成员的艰苦谈判,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在动力上的变化并列举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时期中国融入世界,成为经济大国的重大举措。
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诸储.……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潦子治本》
材料二 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而且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很快在纺织业中得到广泛运用,并迅速被推广到其它工业生产部门。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人教版教材》
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项标志性成就。电力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能源,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生产的面貌,而且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岳麓版教材》
材料三 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世贸组织成立后,中国经过与世贸组织所有成员的艰苦谈判,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
——《中国近现代史资料》
(1)根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在动力上的变化并列举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时期中国融入世界,成为经济大国的重大举措。
2.单选题- (共48题)
3.
伯利克里曾在一篇演说中讲到:“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这说明当时的雅典社会
A.人才选拔不注重阶级地位 |
B.贫富差距非常明显 |
C.对公职人员考核非常严苛 |
D.贵族权益遭到削弱 |
4.
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体现的原则是
A.注重证据 |
B.公正合理 |
C.人人平等 |
D.保护私有财产 |
5.
美国制宪会议的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为此,1787年宪法采取的方式是
A.民主共和 |
B.中央集权 |
C.分权制衡 |
D.人民主权 |
7.
1688年的“光荣革命”导致17世纪的不列颠发生了最重要、最深远和最稳定的宪政改革。君主权力日趋专制的势头被制止,议会的权力不断得到加强,英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激烈的转向。下列文件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大宪章》 |
B.《权利法案》 |
C.《独立宣言》 |
D.《人权宣言》 |
8.
晚清一位人士曾上书朝廷:“自闻警以来,台民慨输饷械,不顾身家,无负朝廷……何忍弃之?全台非澎湖之比,何至不能一战?臣等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臣督死守御。”该“上书”与哪一次战争有关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八国联军侵华 |
D.中日甲午战争 |
9.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通过购买、缴获、自造拥有了更多的新式武器,在太仓、昆山、苏州等地曾出现仿制洋枪的工场。之后,《资政新篇》还呼吁学习科学技术的“堂堂正正之技”。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
B.顽强抵御外来侵略者 |
C.曾开展近代化的探索 |
D.开启对外开放的道路 |
10.
“自权力之祸中于人心,破家族,削亲权,乱男女,蔑尊卑长幼,尽弃吾中国数千年之礼俗教治,而从事于其所谓平等自由之说。”材料反映了作者对哪一历史事件后社会变迁的不满
A.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 |
B.清末新政进行政治变革 |
C.三民主义得以顺利实施 |
D.戊戌变法推动社会变革 |
11.
1938年1月,蒋介石召集第一、第五两个战区团以上军官训话:“现在我军战略,就是东面要保持津浦铁路,北面要保持道清铁路,来巩固武汉核心基地。”为此,国民政府组织了
A.淞沪会战 |
B.淮海会战 |
C.徐州会战 |
D.武汉会战 |
12.
下列通过解读史实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 史实 | 结论 |
A | 左宗棠收复新疆 | 消除了中国的边疆危机 |
B |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维护了祖国的领土完整 |
C | 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 反映了民族危机严重 |
D | 1934年工农红军开始长征 | 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
A. A
B. B
C. C
D. D
13.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是马克思个人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
B.实践证明《共产党宣言》是空想社会主义 |
C.指导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
D.第一次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
14.
列宁在1917年7月写成的《论口号》一文中明确指出,俄国革命“和平发展的道路已经不可能了”,俄国革命“已经开始走上了非和平的、最痛苦的道路”。促使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巴黎公社 |
B.二月革命爆发 |
C.七月流血事件 |
D.《布列斯特和约》签订 |
15.
下面卡片内容节选自恩格斯的《巴黎公社二十一周年给法国工人的贺信》。

卡片内容反映了巴黎公社

卡片内容反映了巴黎公社
A.具有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 |
B.承担着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任务 |
C.没有科学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
D.英勇无畏精神与斗争策略值得借鉴 |
19.
台湾经济研究院董亊长江丙坤表示,“九二共识”不仅是两岸和平的基础,也是台湾经济发展的进重要的基石。台湾同胞应该深刻认识到“九二共识”的重要性,共同为两岸和平作出贡献。“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均
A.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 认同社会主义制度
C. 承诺实现和平统一
D. 认可“一国两制”
A.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 认同社会主义制度
C. 承诺实现和平统一
D. 认可“一国两制”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国后出现三次建交高潮: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第二次是1956—1965年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第三次是20世纪70年代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和第三次建交高潮的出现得益于
A.日内瓦会议中美关系改善 |
B.联合国大会中日邦交正常化 |
C.万隆会议中美关系改善 |
D.万隆会议中日邦交正常化 |
21.
“联合国成员国大部分国家都处于这两个集团之外。我想,这些集团之外的国家毕竟应该通过某种方式联系起来。不是要具有作为第三集团的某种组织形式。……总而言之,我考虑过应该通过某种方式把第三世界团结起来。”下列哪一组织的出现符合“我”的上述主张
A.![]() |
B.![]() |
C.![]() |
D.![]() |
22.
据统计,从1948年4月到1952年6月,美国共拨款131.5亿美元给西欧国家,其中90%是赠予。这一举措
A.抑制了西欧经济的发展 |
B.促进了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C.便利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
D.导致了二战后世界的分裂 |
24.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新的世界经济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适应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
B.根据凯恩斯计划确立了战后经济秩序 |
C.确立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
D.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
25.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卡斯特罗认为
A.全球化消除了国家间的争端 |
B.全球化潮流应该被抵制 |
C.全球化时代各国应同步发展 |
D.全球化加剧了贫富不均 |
27.
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从图一粮票的取消到图二股票的出现,这一变化反映了


A.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到按劳分配 |
B.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
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
D.上海是改革的桥头堡,不断发展变化 |
29.
中山装前襟四只口袋代表立国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形,寓为以文治国;前襟五粒扣子代下表五权分立;袖口三粒扣子代下表三民主义;封闭的衣领寓为严谨治身。中山装的设计体现了


A.儒家伦理 |
B.中西合璧 |
C.全盘西化 |
D.固守传统 |
30.
报纸具有新闻报道、信息传递、知识传播、舆论宣传等功能,对社会发展和政治变革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下列报刊中属于共产党创办的是
A.《万国公报》 |
B.《民报》 |
C.《新青年》 |
D.《新华日报》 |
31.
十月革命胜利之初,“反革命势力控制了全国约四分之三的国土、五分之三的人口。苏维埃政权管辖地区的燃料、原料和粮食供应极其困难,40%的工厂停工,红军战士和城市居民也面临着断粮的危险。”为解决上述困难,苏维埃政权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斯大林体制 |
D.农业集体化 |
32.
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
B.否定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
C.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
D.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
33.
罗斯福新政时,美国政府发动声势浩大的“蓝鹰运动”(下图:“蓝鹰”标记),给遵守相应法规的企业颁发“蓝鹰”徽章,以资鼓励。这一措施


A.恢复了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
B.直接导致农业生产的复苏 |
C.有利于国家调整工业生产 |
D.保障了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 |
35.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在发电机的理论奠基、发电机制造、电器发明等三个关键环节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依次是
A.法拉第→西门子→爱迪生 |
B.达尔文→牛顿→爱因斯坦 |
C.瓦特→莱特兄弟→史蒂芬孙 |
D.牛顿→西门子→爱迪生 |
36.
“给耕地合理施肥,耕翻土地到一定深度,在适当的季节播种,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以获取最大的收获。”材料反映的我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是
A.自给自足 |
B.男耕女织 |
C.铁犁牛耕 |
D.精耕细作 |
37.
1921年秋,列宁明确指出:“我们还退得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这种思想在经济政策上的一种表现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
B.企业全部国有化 |
C.优先发展重工业 |
D.废除实物分配制 |
38.
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店铺门前的长条形招牌灯箱,不仅亮化、装饰了店铺,还发挥了广告作用。这反映出


A.商业广告始于北宋时期 |
B.城市贸易打破时间限制 |
C.北宋市坊界限被打破 |
D.民营手工业享誉世界 |
40.
《大国崛起》中说到:“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联系在了一起。”其评价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农业集体化运动 |
D.斯大林模式 |
41.
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中说:“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会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导致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不包括
A.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 |
B.传统的商路受阻 |
C.地圆学说的提出 |
D.欧洲出现“寻金热” |
42.
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强国纷纷走上海外殖民扩张之路,世界贸易也日益发展。下列是西欧国家船只抵达亚洲的数量统计表(1500~1700年)表中②代表的国家是
年份 国家 | 1500~1599年 | 1600~1700年 |
① | 705 | 371 |
② | 65 | 1770 |
③ | — | 811 |
A.葡萄牙 |
B.荷兰 |
C.英国 |
D.西班牙 |
44.
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桅杆的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内河的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明朝
A.鼓励民间贸易 |
B.禁绝朝贡贸易 |
C.实行海禁政策 |
D.造船技术落后 |
45.
《鹿鼎记》里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被康熙皇帝任命,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
A.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
B.全部投放市场,所有收入归皇室 |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
46.
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机器制造业上海华商机器制造业设厂数和资本额(1866-1913年)
类别 | 1866-1894年 | 1895-1913年 | ||
设厂数 | 设立资本(元) | 设厂数 | 设立资本(元) | |
船舶修造 | 7 | 2700 | 16 | 51870 |
轧花机制造 | 3 | 300 | 14 | 2520 |
缫丝机制造 | 1 | 400 | 9 | 5600 |
合计 | 11 | 3400 | 39 | 59990 |
A.为欧美列强所控制 |
B.甲午战争后发展较快 |
C.较其他产业发展迟缓 |
D.成为最大的工业部门 |
47.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A.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
B.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
C.大办工业及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 |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
48.
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下列选项中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
A.保证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 B.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
C.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D.确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4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