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人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1)材料一反映了董仲舒的哪些思想主张?这对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
(2)据材料二,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说明其“新”在何处。
(3)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人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1)材料一反映了董仲舒的哪些思想主张?这对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
(2)据材料二,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说明其“新”在何处。
(3)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2.单选题- (共13题)
2.
最近中美贸易战“火药味”十足,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技术、机械等产品加收25%的关税,而不久前欧盟开始对中国不锈钢无缝钢管续收五年反倾销税。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调查极多的国家。这些现象说明
A.中国不熟知世界贸易的规则 |
B.世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
C.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不断发展 |
D.经济全球化遭遇挫折和困难 |
3.
商、西周、春秋时期,“士”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士阶层的分化
A.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 |
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
C.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
D.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 |
4.
理学家朱熹撰修《家礼》,编辑《增损吕氏乡约》,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文缛节,涉及到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朱熹的这一做法
A.实现了乡村基层自主管理 |
B.标志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
C.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
D.促进儒学的世俗化 |
5.
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
6.
国际学术界认为,朱熹是孔、孟以来中国最大的思想家,也是孔、孟以后综合了新儒家思想,在新基础上建立哲学体系的最重要人物。下列选项跟朱熹相关的是
A.融合佛教、道教、法家的思想解释儒家义理 |
B.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是后世科举考试的依据 |
C.认为人性的最高境界是天理并提出天人合一学说 |
D.提出格物致知进而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 |
7.
王阳明提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他还提出“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不必以孔丘和朱熹的语录为真理”。由此可知王阳明
A.注重道德实践 |
B.批判虚假说教 |
C.强调重义轻利 |
D.提倡心性修养 |
8.
自秦汉至明清,各家思想皆视“道”为现象背后的本真,将“得道”当作终极的追求目标。宋儒主张“道”乃天地间最高的力量,是人们必须遵从的真理。明清时期的少数思想家不满宋儒脱离人生的“道”论,强调“道”寓于人的生活之中:“百姓日用即道”。这表明明清时期的少数思想家
A.反对盲目相信孔子 |
B.强调人的个性自由 |
C.肯定人的正当私欲 |
D.倡导经世致用学问 |
9.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军到江北抢夺民船。宋军伏击,“忽放一霹雳炮,盖以纸为之.自空而下,其声如雷,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人物不相见”,金军大败。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已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
B.火药技术在南宋时开始用于军事战争 |
C.西方火炮的传人增强了南宋军事力量 |
D.火药成为影响战争胜败的因素之一 |
10.
中国古代文艺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众多的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艺的表述正确的是
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 |
B.随着宋朝商业的发展,诗的另一种形式——词出现并成主流 |
C.书法艺术以隋唐时期为分水岭,分为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 |
D.清道光年间,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形成了京剧 |
11.
“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沉淀和累积,又是现存社会和政治的反映,而文化反过来又能给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带来巨大的影响。”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密切相关的是
①汉赋的繁荣
②理学的形成
③宋词的兴盛
④小说的繁荣
①汉赋的繁荣
②理学的形成
③宋词的兴盛
④小说的繁荣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13.
王祯在《农书》总序中记载:“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板木为字,用小细锯搜开,各作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试大小高低一同,然后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夹之,盔字既满,用木檐捐之,使坚牢,字皆不动,然后用墨印刷之。”下列关于材料中的印刷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A.刻板费时费工费料 | B.大批书版保存不便 |
C.出现错字易于改正 | D.不适于小规模印刷 |
14.
1946年9月19日,丘吉尔在苏黎士大学发表的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最初的实践是
A.建立北约 |
B.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
C.组建欧洲联盟 |
D.成立欧共体 |
3.选择题- (共2题)
15.在海岸A处,发现北偏东45°方向,距A处( {#mathml#}{#/mathml#} ﹣1)海里的B处有一艘走私船,在A处北偏西75°方向,距A处2海里的C处的缉私船奉命以10 {#mathml#}{#/mathml#} 海里/小时的速度追截走私船,此时走私船正以10海里/小时的速度从B处向北偏东30°的方向逃窜,问缉私船沿什么方向能最快追上走私船,并求出所需要的时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