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横峰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零班下学期第四周周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99598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6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7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已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至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活生生的社会形态在世界上出现以来,这一过程就开始了。”

——《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

材料二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 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全球化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它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两次工业革命时期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战后世界经济体系三大支柱中的③是什么组织?简要说明该组织的作用以及后来的沿革。
(4)四五百年以来的全球化使任何国家都受到强烈冲击,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是如何应对的?

2.单选题(共12题)

2.
针对全球化浪潮中的疑问:“全球化与美国化是相同的吗?在这个新的全球世界里为什么美国像是水中之鱼?”有学者这样回应:“美国是一条非常大的鱼,在全球化的水中轻松地游着,居于支配地位。”这表明。
A.全球化就是美国化,美国在全球化浪潮中无所不能
B.在全球化浪潮中,美国在综合实力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C.在全球化浪潮中,世界其他国家没有任何利益可言
D.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超级大国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
3.
阅读关于二十国集团(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峰会的时事漫画和卡片资料。对其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2011年11月二十国集团峰会发表公报说:与会各成员重申相互协作的承诺,并已作出决定以重振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确保金融稳定、推动社会包容(指社会对某些特定弱势群体的纳入程度)。
A.全面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加强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建设
C.扩大经济全球化的综合社会效益
D.发展“福利国家”,维护经济安全
4.
2010年2月,欧盟连续召开三次重要会议,讨论如何应对希腊债务危机给欧元区带来的影响。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欧元正式启用于两极格局解体后
②欧元区的形成标志着欧洲一体化的完成
③欧元的使用有利于欧洲经济的稳定发展
④欧元的使用引发了希腊等国的债务危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5.
历史学教授钱乘旦说:“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不只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大的方面也如此。人们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导致经济运作方式趋同。这固然不错,但现代经济运作方式在各地遭遇各种本土性,就一定要嵌入到各种文化背景中去……。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A.全球化与本土性可以共存
B.在全球化过程中,本土性将自然延续,在新的环境下调适自己,形成文化融合
C.在全球化的前提下传统与现代化对立,将本土与全球化对立
D.本土文化,是许多文化交融的结果;没有融合的文化不会有生命力
6.
从下面2011年苹果(iPhone)公司利润分布表(根据美国学者调查报告制)中可以得出。
苹果公司(美国)利润
58.80%
非苹果美国公司利润
2.40%
中国大陆劳工利润
1.80%
台湾公司利润
0.50%
韩国公司利润
4.70%
未确定利润
5.3%
其他利润
26.5%
 
A.环太平洋地区经济一体化水平最高
B.经济全球化为各国提供了平等的发展机会
C.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承担了更大的风险
D.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
7.
1850年,伦敦毫无疑问是世界金融体系的太阳,1950年,纽约成为全球财富的中心。这一巨大变化之所以发生,主要是因为。
A.英国不再是世界科技革命的核心国家
B.美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中心
C.美国利用二战使自身利益得到最大化
D.美国充分利用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8.
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C.实现了自由贸易
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9.
1990年初,欧共体主席德洛尔提出了建设以欧共体为核心的“三环欧洲”设想:以欧共体为同心圆的中心,第二环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七国,第三环为东欧国家。其设想旨在。
A.削弱苏联的势力范围
B.建立统一的欧洲联邦
C.推动欧洲成为最有力的集团国家
D.挑战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10.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这一观点认为全球化
A.导致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
B.增加发达国家的经济风险
C.引起全球政治局势的动荡
D.拉大全球发展的贫富差距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2.
“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这表明。
A.关贸总协定未能推动贸易自由化进展
B.法制化、规范化的贸易体制急需建立
C.关贸总协定纵容了贸易保护主义
D.世界各国普遍阻挠贸易自由化进程
13.
法国总统戴高乐1965年批评美元:“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美元能创造“超级特权”主要依靠的国际经济体系是。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布雷顿森林体系

3.选择题(共1题)

1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现代人指望能够通过理性对话去解决分歧,并且发展了对话理论。按照想象,①{#blank#}1{#/blank#},对话的本质是以讨价还价代替真刀真枪的较量。在理论上说,假如②{#blank#}2{#/blank#},那么即使不能解决世界和平的问题,至少也能够为地区性的“永久和平”作出贡献。不过,语言博弈代替行为博弈的有效性一直都只是一个良好愿望。事实表明,③{#blank#}3{#/blank#},对话只能解决一些无足轻重的分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